[发明专利]一种斑块清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56375.X | 申请日: | 2021-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2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沈成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除 装置 | ||
1.一种斑块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导管(1)、斑块刮除支架(2)、支撑管(3)、弹性滤网膜(4)、导引导管(5)和手柄(6);其中,所述斑块刮除支架(2)为套设在所述支撑管(3)外的网状结构,所述斑块刮除支架(2)的远端固定在所述支撑管(3)的远端,所述斑块刮除支架(2)的近端固定在所述推送导管(1)的远端,所述支撑管(3)套设在所述推送导管(1)内;通过所述手柄(6)调节所述推送导管(1)远端至所述支撑管(3)远端的距离,控制所述斑块刮除支架(2)的外径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块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斑块刮除支架(2)包括近端部支架(21)、腰部支架(22)和远端部支架(23);所述近端部支架(21)和所述远端部支架(23)为圆锥形网状结构,分别包括3-6个宽支撑杆(211),呈中心对称分布,自所述宽支撑杆(211)延伸出两条细支撑杆(212),所述细支撑杆(212)与所述腰部支架(22)连接部位形成连接点,共12-24个;所述腰部支架(22)为管形网状结构,所述腰部支架(22)包括12-24个菱形的腰部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块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送导管(1)远端至所述支撑管(3)远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最远距离时,即所述斑块刮除支架(2)为撑开状态时,相邻两所述宽支撑杆(211)的夹角为第一张角∠1,为5°~20°;相邻两所述细支撑杆(212)的夹角为第二张角∠2,为20°~50°;所述腰部网格的夹角为第三张角∠3,为2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块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斑块刮除支架(2)由镍钛合金管材一体式雕刻而成,所述镍钛合金管材的外径为1.4mm,长度为1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块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斑块刮除支架(2)的表面设有尖锐棱角,提供有效切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块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滤网膜(4)覆盖远端部支架(23)的内壁,通过缝合、粘接或熔接的方式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块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滤网膜(4)的材质为PET或ePTFE,通过十字编织或正弦编织制成,网孔大小为50μm~250μm,厚度为10μm~2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块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6)包括鲁尔接头(61)、保险锁(62)、滑块装置(63)、弹簧压盖(64)、螺杆(65)和上下前柄(6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斑块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前柄(66)的内表面与所述导引导管(5)近端粘接;
所述支撑管(3)的近端穿过所述导引导管(5)和所述螺杆(6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装置(63)与所述螺杆(65)的外表面螺纹配合,旋转所述滑块装置(63)带动所述螺杆(65)轴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支撑管(3)、所述斑块刮除支架(2)和所述推送导管(1)轴向移动;
所述推送导管(1)近端穿过所述导引导管(5)穿入所述手柄(6)内部与所述螺杆(65)的远端接触;当所述斑块刮除支架(2)移动至最远端时,所述推送导管(1)近端与所述弹簧压盖(64)配合固定,推动所述弹簧压盖(64),所述推送导管(1)相对于所述支撑管(3)轴向移动,改变所述斑块刮除支架(2)的外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块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导管(1)由一根柔顺性好、支撑力强的金属、非金属或者金属-非金属复合管材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63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杆塔驱鸟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测技术的森林资源监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