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草地贪夜蛾Doublesex基因雌性特异E3外显子的sgRNA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5205.X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2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萧玉涛;程英;曾宇笑;靳明辉;廖重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89;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武玥 |
地址: | 5181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向 草地 夜蛾 doublesex 基因 雌性 特异 e3 外显子 sgrna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害虫遗传防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靶向草地贪夜蛾Doublesex基因雌性特异E3外显子的sgRNA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靶向草地贪夜蛾Doublesex基因E3外显子的sgRNA在草地贪夜蛾Doublesex基因雌性特异E3外显子上的两个靶点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系统遗传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得草地贪夜蛾雌性特异E3外显子序列;2)设计草地贪夜蛾Doublesex基因的E3外显子的sgRNA;3)将Cas9的mRNA或蛋白和步骤2)设计的sgRNA混合,将混合物导入草地贪夜蛾的受精卵,获得雌性特异性不育的草地贪夜蛾。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技术实现草地贪夜蛾dsx雌性特异性外显子高效准确的敲除,确定dsx基因作为靶标在草地贪夜蛾遗传防控的重要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害虫遗传防控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靶向草地贪夜蛾Doublesex基因雌性特异E3外显子的sgRNA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虫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增加、有益物种多样性减少。害虫遗传防控既能显著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同时也能极大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基于遗传修饰的昆虫遗传不育技术(SIT),包括雌性不育技术和雄性不育技术,其作为一类物种特异、环境友好、科学高效的害虫遗传防控技术,在害虫防治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201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布预警的重要农业害虫,也是我国重要外来入侵物种,其寄主极为广泛、适生范围极广、繁殖能力极强、迁飞扩散速度极快、突发危害重、防控难度较大,传统的害虫防治手段不能实现草地贪夜蛾的精准防控,研究开发草地贪夜蛾的遗传防控技术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靶向草地贪夜蛾Doublesex(dsx)基因雌性特异的E3外显子的sgRNA及其应用,进而利用草地贪夜蛾Doublesex基因在生殖发育中的的重要调控功能进行草地贪夜蛾遗传防控。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靶向草地贪夜蛾Doublesex基因E3外显子的sgRNA,其在草地贪夜蛾Doublesex基因雌性特异E3外显子上的两个靶点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NO.2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sgRNA在遗传防控草地贪夜蛾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CRISPR/Cas9系统遗传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草地贪夜蛾雌性特异E3外显子序列;
2)设计草地贪夜蛾Doublesex基因雌性特异E3外显子的sgRNA;
3)将Cas9的mRNA或蛋白和步骤2)设计的sgRNA混合,将混合物导入草地贪夜蛾的受精卵,实现Doublesex基因的E3外显子敲除,获得雌性特异性不育的草地贪夜蛾。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其中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sgRNA在草地贪夜蛾Doublesex基因雌性特异E3外显子上的两个靶点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NO.2所示。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其中优选地,步骤3)将混合物通过显微注射方式导入草地贪夜蛾的受精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遗传防控草地贪夜蛾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地贪夜蛾Doublesex基因雌性特异E3外显子的sgRNA和Cas9的mRNA或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52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病原微生物耐药基因归属模型及其建立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烟灶联动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