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摩托车高效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2668.0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1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峰;徐乾浩;钱利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北碚区徐国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H02K9/19;H02K9/26;H02K5/20;H02K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知贝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7 | 代理人: | 李欧 |
地址: | 4007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摩托车 高效 电机 | ||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摩托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混合动力摩托车高效电机,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内部设置有定子,箱体中间位置设置有转子,转子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轴承,电机外周侧设置有散热层,散热层内部设置有散热通道,电机两侧分别设置有承置板,承置板与电机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承置板与箱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箱体表面设置有减振垫,减振垫内部设置有减振弹簧,电机一端设置有橡胶块,橡胶块一侧设置有支柱。该混合动力摩托车高效电机,通过设置离心风扇,散热通道对电机进行散热,有效解决现有的混合动力摩托车电机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多组减振结构,提高了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为混合动力摩托车高效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节能和环保的认识也更加深入。车辆对现代人们的生活带了极大的便利,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数量越来越多;但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和好处的同时,又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如车辆排出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噪声污染,对不可再生的资源燃油的消耗量越来越大,燃油价格越来越高等。
清洁能源电能开始慢慢的代替燃油,为车辆提供动力,于是发展出很多由电能为动力的车辆,特别是电动摩托车。单纯由电力驱动的摩托车存在着动力性能差和续航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大大地限制了电能在车辆上的使用。于是人们提出了能由多种能源驱动的车辆,一般为两种能源;于是混合动力车辆开始快速发展。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与不足:
混合动力车辆在保持车辆动力性能和续航能力的同时,又能更多的使用电能作为动力,节省燃油,减少废气的排放。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单元,把电能转化为动力的电机是必不可少的装置,电机在工作时,线圈切割磁感线,线圈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保证电机能够持续有效的工作,就必须使其散热冷却。
由于车辆上的空间有限,特别是摩托车,电机散热效果直接影响着电机的使用寿命。电机散热的方式和结构就成为混合动力车辆的一个重要难题;目前,在混合动力摩托车上一般采用自然风冷却,该方式冷却效果差,除此之外还没有特别有效地方式和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混合动力摩托车高效电机,可以解决现有的混合动力摩托车电机散热效果差,直接影响着电机的使用寿命问题;本装置通过设置离心风扇,散热通道对电机进行散热,有效解决现有的混合动力摩托车电机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多组减振结构,提高了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本混合动力摩托车高效电机,结构设计合理,易于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时灵活方便,易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的混合动力摩托车高效电机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混合动力摩托车高效电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内部设置有定子,所述箱体中间位置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电机外周侧设置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内部设置有散热通道,所述电机两侧分别设置有承置板,所述承置板与电机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承置板与箱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箱体表面设置有减振垫,所述减振垫内部设置有减振弹簧,所述电机一端设置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一侧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内部设置有减振海绵,所述箱体壳体内部设置有离心风扇,所述离心风扇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离心风扇中间位置设置有风机室,所述离心风扇一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内部设置有干燥剂,所述干燥剂一侧设置有滤尘网,所述过滤网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箱体壳体内部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部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定子包括圆盘,所述圆盘的中部设有内径尺寸与转子外径尺寸相适配的轴孔,所述转子贯穿设置于所述轴孔中,所述转子一端通过轴承与箱体壳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通道为中空结构,所述散热通道螺旋环绕设置在电机外表面,所述散热通道内部设置有冷却液。
优选的,所述承置板一侧通过螺栓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承置板另一侧通过螺栓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北碚区徐国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北碚区徐国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2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