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五子棋智能作业的教学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1829.4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7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朱秀丽;李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F3/00 | 分类号: | A63F3/00;A63F3/02;G06K9/00;B65G47/38;B25J9/04;B25J9/16;B25J15/06;B25J1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鹏 |
地址: | 519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五子棋 智能 作业 教学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五子棋智能作业的教学设备,包括人机对弈平台、执行机器人部件、供棋盘和棋盘部件,执行机器人部件设置于人机对弈平台;棋盘部件包括棋盘板体、收料机构,棋盘板体设置于人机对弈平台上,棋盘板体通过铰接件铰接于人机对弈平台上,收料机构包括收料槽、收料旋转驱动组件,收料槽设置于棋盘板体的旁侧,收料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棋盘板体相对于人机对弈平台绕铰接件翻转。当对弈完成后,执行机器人部件把其中一方的棋子从棋盘板体上收回至供棋盘,之后收料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棋盘板体相对于人机对弈平台绕铰接件翻转,把剩下另一方的棋子回收至收料槽,从而可实现快速的下料,提高对弈运行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五子棋智能作业的教学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制造业转型升级,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机器视觉技术与产品的需求逐步提高,应用领域逐渐扩大,机器视觉将融合3D监测、彩色图像处理、人工智能、运动控制、信息网络等多种技术,由单一的检测、定位、测量功能向大数据分析、智能控制方向发展。基于机器视觉的分拣和控制系统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个领域,并主要从中端生产线向前端制造和后端物流环节延伸,成为提升产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目前人工智能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其核心技术和算法与实际应用还存在较大的衔接问题,工业机器人五子棋工作站可以提供学生学习到建立机器视觉和运动控制工业自动化应用系统所需的各种硬件、方法及图像处理技术;也可以提供人工智能对弈算法的学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而现有的一些机器人智能对弈工作站具有功能单一,安全性差,下料动作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五子棋智能作业的教学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五子棋智能作业的教学设备,其包括:人机对弈平台、执行机器人部件、供棋盘和棋盘部件,执行机器人部件设置于人机对弈平台;棋盘部件包括棋盘板体、收料机构,所述棋盘板体呈水平设置于人机对弈平台上,所述棋盘板体设置有铰接边,所述铰接边通过铰接件铰接于人机对弈平台上,所述铰接件的铰接轴线沿所述铰接边延伸,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收料槽、收料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收料槽设置于所述铰接边的外旁侧,所述收料旋转驱动组件设置有与所述棋盘板体传动连接、并使得所述棋盘板体相对于人机对弈平台绕所述铰接件翻转的收料驱动端,供棋盘设置于人机对弈平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通过执行机器人部件与人实现人机对弈,当对弈完成后,执行机器人部件把其中一方的棋子从棋盘板体上收回至供棋盘,之后收料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棋盘板体相对于人机对弈平台绕所述铰接件翻转,把剩下另一方的棋子回收至收料槽,从而可实现快速的下料,提高对弈运行的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执行机器人部件包括机器视觉装置、上位机控制器、工业机器人,所述机器视觉装置设置于棋盘板体正上方,所述上位机控制器与机器视觉装置、工业机器人连接,所述机器视觉装置用于完成对棋盘板体的实时拍摄并将信号传递所述上位机控制器,所述上位机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机器视觉装置的信号而控制所述工业机器人的动作。
在使用时,机器视觉装置对棋盘板体拍摄,机器视觉装置将拍摄完成的图片上传至上位机控制器,上位机控制器根据图片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导入到五子棋算法中,计算出工业机器人的下棋位置,并将位置信号传给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收到位置信息后,完成下棋动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用于五子棋智能作业的教学设备还包括设置于人机对弈平台上的礼品放置部件,所述礼品放置部件包括礼品承载台,在所述礼品承载台的顶面设置有多个放置位,所述放置位设置有位置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未经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18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创伤骨科手术切口撑开器
- 下一篇:一种轮胎拆装协作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