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滑油箱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45513.4 | 申请日: | 2021-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2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娇;王海峰;朱建华;章晓眉;戴敏;姚惠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N19/00 | 分类号: | F16N19/00;F16N39/02;F02C7/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6 | 代理人: | 何红信 |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发动机 油箱 | ||
1.一种航空发动机滑油箱,包括内壁(1)、外壁(2)以及端盖(3),所述内壁(1)、所述外壁(2)配合所述端盖(3)形成密封的油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1)呈圆筒状,所述内壁(1)均布有向内延伸的翅片(5),所述翅片(5)形成换热腔(6),所述换热腔(6)与所述油腔(4)相通,所述翅片(5)沿所述内壁(1)的轴线方向设置,相邻两条所述翅片(5)之间形成冷却通道,空气流过所述冷却通道并与所述翅片(5)完成热交换,所述翅片(5)与所述换热腔(6)内的滑油进行热交换以冷却滑油,在所述油腔(4)内设置有换热器(7),所述换热器(7)具有气流通道(8),所述气流通道(8)贯穿所述换热器(7),并且,所述气流通道(8)在所述换热器(7)的两端形成开口,所述开口与外界相通,空气经其中一个开口流入所述气流通道(8),位于所述气流通道(8)内的空气与所述换热器(7)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7)与所述油腔(4)内的滑油进行热交换以冷却所述油腔(4)内的滑油;
所述换热腔(6)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并且,所述换热腔(6)与所述内壁(1)平滑过渡,以利于所述换热腔(6)内的滑油在外力作用下进入所述油腔(4);
每个所述换热器(7)与不同的所述换热腔(6)对应设置,所述换热器(7)的轴线与对应该换热器(7)的换热腔(6)的轴线平行;
所述翅片(5)与所述内壁(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翅片(5)的厚度小于所述内壁(1)的厚度,并且,所述翅片(5)的厚度不小于所述内壁(1)厚度的一半;
所述换热器(7)上均布有热交换片(9),并且,所述热交换片(9)向所述油腔(4)内延伸,所述热交换片(9)与所述换热器(7)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热交换片(9)具有腔体(10),所述腔体(10)与所述气流通道(8)相通,所述气流通道(8)内流过的空气一部分进入所述腔体(10)内与所述热交换片(9)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7)设置有导向部(11),所述导向部(11)将外界空气导入所述气流通道(8),所述导向部(11)为设置于所述开口处的倒角,所述倒角为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7)与至少一个所述端盖(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换热器(7)的整体直径不大于所述内壁(1)与所述外壁(2)之间的距离,以使位于相邻三个所述换热器(7)之间的滑油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1)、所述外壁(2)与至少一个所述端盖(3)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2)上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向远离所述油腔(4)的方向延伸,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外壁(2)为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55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