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百香果皮发酵生产的香蕉促生益生菌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3493.7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梁树华;罗石林;李晓明;韦朝英;候守海;苏智兴;陆迪;韦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拜欧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A01N63/22;A01N63/20;A01N63/38;A01N63/30;A01P21/00;A01P3/00;C12R1/125;C12R1/79;C12R1/885;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果皮 发酵 生产 香蕉 促生益生菌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百香果皮发酵生产的香蕉促生益生菌剂及制备方法,其组成成分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木霉和粪肠球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木霉和粪肠球菌按质量比例为0.1‑0.4:0.1‑0.5:1‑4:0.01‑0.04进行混合,本发明涉及农副产品增值利用及微生物菌剂技术领域。该利用百香果皮发酵生产的香蕉促生益生菌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菌剂对香蕉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对香蕉根茎的生长和增加地上植株总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另外可在很大程度上预防香蕉枯萎病,促进香蕉健康生长,发酵速度快,成本低且制备过程简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百香果果皮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的现状,经济环保,应用价值大,市场前景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副产品增值利用及微生物菌剂技术领域,具体为利用百香果皮发酵生产的香蕉促生益生菌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百香果,学名Passiflora edulis Sims,又称鸡蛋果,属西番莲科,广泛种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以黄果和紫果为主。百香果果实含有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类胡萝素,其中包括非常丰富的天然维他命C和维他命A、B1、B2等,另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氨基酸等物质及微量元素,百香果的根、茎、叶均可入药,有消炎止痛、活血强身、滋阴补肾、降脂降压、提神醒酒、消除疲劳、排毒养颜、增强免疫力等神奇保健作用;果肉可溶性固形物为5%-16%,总酸量为3.8%-4%,甜酸适中,加工制成果汁、果露、果酱、果冻,风味独特;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果皮,未得到综合利用。传统方法中,除少量用于制作果脯外,大多数百香果果皮被填埋处理。填埋常常引起霉变和恶臭,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果皮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造成极大浪费。百香果果皮进行无害化固体发酵,可减轻果皮渣废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制成固体发酵培养基可培养枯草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木霉、粪肠球菌等有益菌种,能促进香蕉健康生长。
本发明把生物发酵技术应用于百香果果肉加工的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不但可以促进百香果种植和深加工的发展,而且为我国香蕉种植行业提供一种新的益生菌剂,应用价值大,市场前景广泛。
经查阅相关文献,均没有利用百香果果皮发酵,生产香蕉促生益生菌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利用百香果皮发酵生产的香蕉促生益生菌剂及制备方法,实现对百香果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最大程度提高百香果皮附加值。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利用百香果皮发酵生产的香蕉促生益生菌剂,其组成成分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木霉和粪肠球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木霉和粪肠球菌按质量比例为0.1-0.4:0.1-0.5:1-4:0.01-0.04进行混合。
优选的,所述香蕉促生益生菌剂为喷雾干燥所得。
优选的,所述益生菌剂在香蕉促生方面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保藏号CGMCC No.1.12939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优选的,所述淡紫拟青霉为保藏号CGMCC No.17069的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
优选的,所述木霉为保藏号CGMCC No.3.2942的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优选的,所述粪肠球菌为保藏号CGMCC No.1.2135的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
优选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5-107CFU/g,更优选为106CFU/g。
优选的,所述淡紫拟青霉的菌数为106-108CFU/g,更优选为107CFU/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拜欧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宁市拜欧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3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