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腹部垫缝制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3217.0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6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舒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琼派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25/00 | 分类号: | D05B25/00;D05B35/08;D05B35/06;D05B27/14;D05B37/04;D05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李蓓蕾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部 缝制 加工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腹部垫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腹部垫缝制加工系统,包括依次沿面料输送方向设置的面料折边单元、标体安置单元、翻折转运单元、两组缝纫单元、旋转转运单元及收料单元,旋转转运单元设置于两组缝纫单元之间,面料折边单元用于将面料的外漏毛边向内翻折,标体安置单元用于将胶标与棉标固定放置于面料的标体放置区,翻折转运单元用于将完成折边工作的面料进行对折并转运至缝纫单元处,第一组缝纫单元对方形面料的两组相对边进行缝合,旋转转运单元用于将已完成两组对边缝合的方形面料旋转第一角度后并转运至第二组缝纫单元再次缝合,本发明可提高面料的缝制时的产品合格,从而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腹部垫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部垫缝制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用腹部垫来擦拭伤口以及手术器械上的血液以便看清人体相关部位并精确进行手术操作。在现有的腹部垫的生产加工中主要在于将上下叠放在一起的多层纱布的周边的毛边向内部折叠后再进行缝合,以形成完整的腹部垫。并且要求缝合完成的腹部垫的外侧不会出现外翻毛边,现有腹部垫的加工设备的生产精度低,从而导致整个产线的产品合格率低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部垫缝制加工系统,该装置加工精度高、产品合格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腹部垫缝制加工系统,包括依次沿面料输送方向设置的面料折边单元、标体安置单元、翻折转运单元、两组缝纫单元、旋转转运单元及收料单元,所述旋转转运单元设置于两组缝纫单元之间,所述面料折边单元用于将面料的外漏毛边向内翻折,所述标体安置单元用于将胶标与棉标固定放置于面料的标体放置区,所述翻折转运单元用于将完成折边工作的面料进行对折并转运至缝纫单元处,第一组所述缝纫单元对方形面料的两组相对边进行缝合,所述旋转转运单元用于将已完成两组对边缝合的方形面料旋转第一角度后并转运至第二组缝纫单元,第二组所述缝纫单元对方形面料的剩余两组对边进行缝合,所述收料单元用于将缝合完成的腹部垫收集至料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单元包括面料夹持机构及自动缝纫机,所述面料夹持机构用于将面料放置到自动缝纫机处进行缝合,所述面料夹持机构包括主夹持单元、副夹持单元及间距调节单元,所述主夹持单元与副夹持单元相对设置,所述副夹持单元固定设置于间距调节单元上,当所述自动缝纫机进行缝合时,所述间距调节单元带动副夹持单元靠近主夹持单元,使位于所述主夹持单元与副夹持单元之间的待缝制面料处于松弛或褶皱状态。本方案通过在缝纫时将待缝面料处于松弛状态,由此可保证面料在缝制时缝制针能过更加精确的缝制到面料边缘的叠合处,由此可提高腹部垫制作时的成品合格率;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缝纫机的缝制机头处固定有吹扶风管,所述吹扶风管排出气体使得经过缝制针处的待缝制面料处于平展状态。本方案通过设置吹扶风管,通过排出的气体可将位于自动缝纫机的缝制机头处的处于松弛或褶皱状态的面料被吹平防止面料堆积至一起被误缝;
所述标体安置单元包括胶标切送机构、棉标切送机构、叠放机构及固定结合机构,所述胶标切送机构与棉标切送机构分别裁切胶标原料与棉标原料作为备料,所述叠放机构用于将裁切完成的胶标与棉标移动并叠放至一起,所述固定结合机构用于将胶标与棉标叠合在一起的部分固定连接至一体;
所述棉标切送机构包括回折单元,所述回折单元包括标体回正管、对折夹板及第一驱动件,所述对折夹板上设有压料杆及翻标孔,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对折夹板移动,以使所述压料杆抵押在棉标原料的端部,所述翻标孔用于使由标体输出单元输出的棉标原料通过对折夹板,所述标体回正管固定设置于翻标孔靠近出料的一侧,所述标体回正管内形成负压空间以使将由所述翻标孔内送出的棉标原料吸入管体内并保持被拉伸状态。本方案可将对折后的棉标原料进行拖拽拉伸,以此提高对折后的棉标上下部分的重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琼派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琼派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3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