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腹部垫缝制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3217.0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6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舒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琼派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25/00 | 分类号: | D05B25/00;D05B35/08;D05B35/06;D05B27/14;D05B37/04;D05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李蓓蕾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部 缝制 加工 系统 | ||
1.一种腹部垫缝制加工系统,包括依次沿面料输送方向设置的面料折边单元、标体安置单元(3)、翻折转运单元、两组缝纫单元(6)、旋转转运单元(7)及收料单元(8),所述旋转转运单元(7)设置于两组缝纫单元(6)之间,所述面料折边单元用于将面料的外漏毛边向内翻折,所述标体安置单元(3)用于将胶标与棉标固定放置于面料的标体放置区,所述翻折转运单元用于将完成折边工作的面料进行对折并转运至缝纫单元(6)处,第一组所述缝纫单元(6)对方形面料的两组相对边进行缝合,所述旋转转运单元(7)用于将已完成两组对边缝合的方形面料旋转第一角度后并转运至第二组缝纫单元(6),第二组所述缝纫单元(6)对方形面料的剩余两组对边进行缝合,所述收料单元(8)用于将缝合完成的腹部垫收集至料腔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纫单元(6)包括面料夹持机构及自动缝纫机(64),所述面料夹持机构用于将面料放置到自动缝纫机(64)处进行缝合,所述面料夹持机构包括主夹持单元(61)、副夹持单元(62)及间距调节单元(63),所述主夹持单元(61)与副夹持单元(62)相对设置,所述副夹持单元(62)固定设置于间距调节单元(63)上,当所述自动缝纫机(64)进行缝合时,所述间距调节单元(63)带动副夹持单元(62)靠近主夹持单元(61),使位于所述主夹持单元(61)与副夹持单元(62)之间的待缝制面料处于松弛或褶皱状态;所述自动缝纫机(64)的缝制机头处固定有吹扶风管(65),所述吹扶风管(65)排出气体使得经过缝制针处的待缝制面料处于平展状态;
所述标体安置单元(3)包括胶标切送机构(32)、棉标切送机构(31)、叠放机构(33)及固定结合机构(34),所述胶标切送机构(32)与棉标切送机构(31)分别裁切胶标原料与棉标原料(9)作为备料,所述叠放机构(33)用于将裁切完成的胶标与棉标移动并叠放至一起,所述固定结合机构(34)用于将胶标与棉标叠合在一起的部分固定连接至一体;
所述棉标切送机构(31)包括回折单元(311),所述回折单元(311)包括标体回正管(314)、对折夹板及第一驱动件,所述对折夹板上设有压料杆及翻标孔,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对折夹板移动,以使所述压料杆抵押在棉标原料(9)的端部,所述翻标孔用于使由标体输出单元(35)输出的棉标原料(9)通过对折夹板,所述标体回正管(314)固定设置于翻标孔靠近出料的一侧,所述标体回正管(314)内形成负压空间以使将由所述翻标孔内送出的棉标原料(9)吸入管体内并保持被拉伸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部垫缝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胶标切送机构(32)的进料端一侧设置有胶标预处理机构(321),所述胶标预处理机构(321)包括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疏平单元及顶升单元,所述加热疏平单元包括两组沿胶标原料送料轨迹间隔设置的多组预热组件,所述预热组件通过对胶标原料进行加热以使胶标原料处于舒展平直状态,所述胶标原料跨设于顶升单元的活动端,通过所述顶升单元的长度变化可将胶标原料由加热疏平单元中拖出,以便于标体输送单元对标体进行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腹部垫缝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转运单元包括面料翻折机构及推送机构(5),所述翻折机构包括同步输送台(4)、翻折机构以及转运夹手,所述同步输送台(4)上间隔设置多组传送带,多组所述传送带的传送速度相同,所述翻折机构转动设置于同步传送台上,所述翻折机构包括翻折支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翻折支架转动第一翻折角度以使面料进行翻折叠覆,所述转运夹手将翻折完成的面料夹持移送至推送机构(5)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腹部垫缝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5)包括位置移动机构(51)及推进支架(53),所述推进支架(53)固定设置于位置移动机构(51)上,所述位置移动机构(51)带动推进支架(53)在水平及竖直方向进行移动,以实现推进支架(53)对面料进行推压移动,所述推进支架(53)包括两组推压支杆、第一调距机构(52)及调节支座,两组所述推压支杆设置于调节支座上,所述第一调距机构(52)带动任一推压支杆进行移动以靠近或远离另一推压支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琼派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琼派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32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