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重机啃轨纠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38669.X | 申请日: | 2021-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5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金樟民;娄益凡;沈志斌;方学宠;易灿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科学研究院(温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 |
| 主分类号: | B66C9/16 | 分类号: | B66C9/16;B66C13/16 |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李季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纠偏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起重机啃轨纠偏装置,其包括大车本体,还包括纠偏驱动装置、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及测距传感器,纠偏驱动装置设置在大车本体前侧面,纠偏驱动装置左右两端均连接有与轨道下端侧面滚动连接的水平轮,纠偏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左右两端的水平轮水平同步相向运动,纠偏驱动装置与左右两端的水平轮之间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用于接受压力传感器信号并发出信号控制纠偏驱动装置动作,测距传感器设置在车轮下边缘处且正对轨道上端侧面,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并发送车轮与轨道之间的间距信号给控制器。本发明可以实现自动对大车车轮在轨道上行走状态进行监控,发现大车偏移或啃轨时,可以自动进行纠偏,从而减少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啃轨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许多行业中,通常使用门式起重机来进行对重物的起吊工作,这些门式起重机均跨度大,起升高度高,门式起重机是通过在地面上的轨道行走,从而实现门式起重机整体移动,但是通常因为地面不平或者轨道磨损原因会导致门式起重机在行走过程中发生偏移,造成门式起重机的大车啃轨,对大车的车轮和轨道均造成磨损,增加安全隐患;而且,在一侧的大车发生偏移或啃轨现象时,甚至会导致左右两侧的大车相对位置发生偏置,从而影响整个门式起重机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起重机啃轨纠偏装置,能够对大车的车轮在轨道上行走状态的监控,同时可以防止大车在轨道上走偏或啃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啃轨纠偏装置,其包括大车本体,大车本体底部设置有与轨道相连接的车轮,还包括纠偏驱动装置、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及测距传感器,所述纠偏驱动装置设置在大车本体前侧面,纠偏驱动装置左右两端均连接有与轨道下端侧面滚动连接的水平轮,所述的纠偏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左右两端的水平轮水平同步相向运动,纠偏驱动装置与左右两端的水平轮之间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接受压力传感器信号并发出信号控制纠偏驱动装置动作,测距传感器设置在车轮下边缘处且正对轨道上端侧面,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并发送车轮与轨道之间的间距信号给控制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固定水平轮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架、连接杆及弹性件,所述水平轮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支撑架与纠偏驱动装置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支撑架可沿连接杆水平滑动,弹性件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弹性件与纠偏驱动装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内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制连接杆与支撑架相对移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纠偏驱动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大车本体前侧面的左移动杆、右移动杆及动力装置,左移动杆及右移动杆分别与轨道两侧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左移动杆、右移动杆分别带动固定组件同步相向运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为两个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分别用于驱动左移动杆及右移动杆同步相向水平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左齿条、右齿条、主齿轮、从齿轮及转动电机,所述左齿条与左移动杆水平固定连接,右齿条与右移动杆水平固定连接,左齿条及右齿条可沿大车本体前侧面水平滑动,主齿轮及从齿轮均转动设置在大车本体前侧面,主齿轮与从齿轮啮合连接,主齿轮与右齿条啮合连接,从齿轮与左齿轮啮合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与主齿轮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大车本体前侧面分别固定设置有与左齿条及右齿条滑动连接的第一滑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大车本体前侧面水平固定设置有第二滑轨,左移动杆及右移动杆分别通过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科学研究院(温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未经温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科学研究院(温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86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