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台尺寸自适应双模式一体化打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7536.0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0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靴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昂琼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62 | 分类号: | B23K26/362;B23K26/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台 尺寸 自适应 双模 一体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打标机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圆台尺寸自适应双模式一体化打标装置,包括主体箱,主体箱内设有动力腔,动力腔左侧设有开口向左的圆台控制腔,圆台控制腔与动力腔之间连通设有圆台控制通腔,动力腔右侧设有升降传动腔,升降传动腔右侧连通设有升降控制腔,本发明采用了一组驱动转臂对平机构,通过设置的转动板与固定槽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圆台将其固定,再通过一组检测触点对其进行对平检测控制,使不同尺寸的圆台能够旋转上升至上母线水平进行沿母线打标,同时通过传动换向齿轮组控制的摩擦轮与其下母线抵接,对其进行旋转控制,能够对圆台进行环侧面打标,对本不好定位的圆台进行了尺寸自适应固定及双模式切换打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标机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圆台尺寸自适应双模式一体化打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现代化日渐成熟的今天,零件的标识已经成为了工业加工行业质量检测以及售后服务追踪的重要依据,零件的种类及尺寸各式各样,针对不同零件打标方式的机器也多种多样,在针对圆台类零件进行打标工作时,通常因圆台类零件的截面直径不同,锥度不一,不好定位,从而对其进行打标时较为困难,且市场上能够针对圆台类零件进行打标的装置通常只能进行横向或纵向单一方向的打标,模式单一,若需在不同面打标则需更换装置,极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台尺寸自适应双模式一体化打标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圆台尺寸自适应双模式一体化打标装置,包括主体箱,所述述主体箱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左侧设有开口向左的圆台控制腔,所述圆台控制腔与所述动力腔之间连通设有圆台控制通腔,所述动力腔右侧设有升降传动腔,所述升降传动腔右侧连通设有升降控制腔,所述动力腔上侧设有转臂旋转腔,所述升降传动腔与所述转臂旋转腔之间连通设有升降螺纹杆腔,所述转臂旋转腔与所述动力腔前侧设有皮带轮腔,所述动力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圆台主动转轴,所述圆台主动转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诶设有圆台主动齿轮,所述动力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前延伸贯穿所述动力腔与所述皮带轮腔至所述皮带轮腔前端壁内的皮带轮转轴,所述皮带轮转轴上固定连接设有与所述圆台主动齿轮啮合的驱动换向齿轮,所述转臂旋转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前延伸贯穿所述转臂旋转腔与所述皮带轮腔至所述皮带轮腔前端壁内的圆台传动转轴,所述圆台传动转轴与所述皮带轮转轴上固定连接一对位于所述皮带轮腔内的扭转弹簧腔,所述扭转弹簧腔之间通过皮带动力配合连接,所述圆台传动转轴上还转动配合连接设有位于转臂旋转腔内的驱动转臂对平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驱动转臂对平机构包括驱动转臂,所述驱动转臂与所述圆台传动转轴转动配合连接,所述驱动转臂内设有圆台传动腔,所述圆台传动转轴贯穿所述圆台传动腔,所述圆台传动转轴上固定连接设有位于所述圆台传动腔内的圆台传动齿轮,所述圆台传动腔右侧设有摩擦轮腔,所述摩擦轮腔右侧连通设有摩擦轮控制腔,所述摩擦轮腔上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圆台固定腔,所述摩擦轮控制腔上侧连通设有位于所述圆台固定腔下侧的控制块拉绳腔,所述圆台固定腔左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固定板腔,所述固定板腔前侧设有线轮腔,所述线轮腔前侧设有扭转弹簧腔,所述固定板腔左侧设有开口向上的拉环滑块腔,所述圆台传动腔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右延伸至所述摩擦轮腔内的圆台从动转轴,所述圆台从动转轴左侧末端固定连接设有与所述圆台传动齿轮啮合的圆台从动齿轮,所述摩擦轮控制腔内滑动配合连接设有摩擦轮控制块,所述摩擦轮控制块上侧末端延伸至所述控制块拉绳腔内,所述摩擦轮控制块左端面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左延伸且与所述圆台从动转轴花键配合连接的摩擦轮转轴,所述摩擦轮控制块右端面与所述摩擦轮控制腔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设有摩擦轮控制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昂琼商贸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昂琼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7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陶瓷快速修补设备
- 下一篇:一种风能发电叶片的限速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