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住宅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35686.8 | 申请日: | 2021-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0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童银辉;孙聪;郭未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E04F17/10;E04F17/12 |
| 代理公司: |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6 | 代理人: | 金弘毅 |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住宅 垃圾 分类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住宅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内的入口一和入口二,入口一用于倾倒厨余垃圾,入口二用于倾倒非厨余垃圾,入口一和入口二分部与室外的第一流通管道和第二流通管道连通,第一流通管道还与设置在室内的下水口连通,第一流通管道和第二流通管道末端分别与分离机构和分类装置连通,分离机构可将第一流通管道内的厨余垃圾分离至位于楼宇底层的垃圾桶内,分类装置对第二流通管道内的垃圾进行分类并分别放入对应的垃圾桶内;由于厨余垃圾的附着性,可通过出水口将平时的家庭厨房用水导入第一流通管道内将附着的厨余垃圾冲出,然后通过分离装置进行固液分离,并通过导流管道将去水后的厨余垃圾倒入对应的垃圾桶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住宅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而来的生活住宅垃圾也越来越多。
为了有效的减少住宅垃圾的处理量,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可以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所以近些年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开始实行了垃圾分类。现有的住宅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对于不同的垃圾需要进行分类打包,然后丢至小区垃圾投放点内特定的垃圾桶内,这就导致了在下楼扔垃圾时一个人可能会拿有多个不同的垃圾袋,携带不方便,同时在垃圾投放点还需要重新将各个垃圾袋内的垃圾倾倒至不同的垃圾桶内,浪费时间的同时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情况,提供了一种住宅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通过流通管道、分离装置和分类装置的配合,保证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垃圾分类以及倾倒,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住宅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内的入口一和入口二,所述入口一用于倾倒厨余垃圾,所述入口二用于倾倒非厨余垃圾,所述入口一和所述入口二分别与室外的第一流通管道和第二流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通管道还与设置在室内的下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通管道和所述第二流通管道末端分别与分离机构和分类装置连通,所述分离机构可将所述第一流通管道内的厨余垃圾分离至位于楼宇底层的垃圾桶内,所述分类装置对所述第二流通管道内的垃圾进行分类并分别放入对应的垃圾桶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通管道末端连通有出水管道和导流管道,所述出水管道连通地底,所述导流管道与对应的所述垃圾桶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通管道与所述出水管道直连,所述导流管道与所述第一流通管道侧壁连通。
优选的,所述分离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流通管道分别与所述出水管道和所述导流管道相连通的位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转轴和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挡板为四块分别均匀的分布在所述转轴侧壁上,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流通管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第一流通管道连通的位置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隔板为弧形且与所述挡板配合。
优选的,所述分类装置包括图像识别系统、控制系统和抓取系统,通过所述图像识别系统识别所述第二流通管道内的垃圾类别,然后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抓取系统对垃圾进行抓取并放入对应的所述垃圾桶内。
优选的,每种垃圾类别对应的垃圾桶都设有不少于两个,且所述垃圾桶下方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盘和电机,所述垃圾桶放置在所述转动盘上,所述转动盘上还安装有与所述垃圾桶对应的重力传感器,所述转动盘下端面中心与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入口一和入口二将厨余垃圾和非厨余垃圾进行初步分类投放,同时将出水口与第一流通管道连通,由于厨余垃圾的附着性,可通过出水口将平时的家庭厨房用水导入第一流通管道内将附着的厨余垃圾冲出,然后通过分离装置进行固液分离,并通过导流管道将去水后的厨余垃圾倒入对应的垃圾桶内,同时分类装置可对第二流通管道内的非厨余垃圾进行分类抓取并分别放入对应的垃圾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56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