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酶催化驱动的银源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5283.3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1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明;王振;冯婷婷;张惠芳;杨钰迎;李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10 | 分类号: | G01N3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琪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催化 驱动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纳米酶催化驱动的银源检测方法,属于化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AA‑PtNPs作为纳米酶催化剂,其类酶活性会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由于AA‑PtNPs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加入过量的过氧化氢后,在固定时间内排出水的量一定。当待测样品溶液中存在Ag+或银纳米颗粒时,Ag+或银纳米颗粒会结合在AA‑PtNPs的表面并且占据部分活性位点,导致AA‑PtNPs的酶活性明显下降,加入与上述相同体积、浓度的过氧化氢后,在固定时间内排出液体的量明显减少。本发明通过计算两次排液质量的差值,差值与Ag的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溶液中银离子或银纳米颗粒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化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纳米酶催化驱动的银源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银离子Ag+及其衍生物银纳米颗粒(AgNPs)因其在装饰性、导电性、抗菌和抗炎等方面表现出的能力而受到重视,在消费品(如珠宝)、食品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随着银离子和银纳米颗粒在商业应用中逐渐广泛,人类通过摄入、吸入和皮肤接触银元素带来了更大的健康问题。有报道称,摄入过量银会使人体的蛋白质以及各种酶变性,引起内脏器官水肿等。此外,目前含银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是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银已被认为是造成生态问题和破坏生态系统的潜在因素之一。因此,准确、快速检银离子和银纳米颗粒的含量对人体的健康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时检测方法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分析检测方法,通过对输出信号实时进行放大、变化处理和显示,对目标物进行分析检测。目前,银离子或银纳米颗粒的实时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法和荧光光谱测试法。但是,这些方法检测仪器价格较为昂贵,且需要操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推广使用上具有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纳米酶催化驱动的银源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样品中银离子或银纳米颗粒的含量进行实时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铂纳米颗粒在银源检测中的应用,所述铂纳米颗粒由抗坏血酸还原氯铂酸得到,所述银源包括银离子和/或银纳米颗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纳米酶催化驱动的银源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铂纳米颗粒和过量H2O2溶液混合发生催化分解反应,通过排液的方式将产生的O2转化为等体积的液体,记录固定时间t内排放液体的质量m1,所述铂纳米颗粒由抗坏血酸还原氯铂酸得到,所述固定时间t为28~32min;
(2)将铂纳米颗粒、过量H2O2溶液与待测样品溶液混合发生催化分解反应,通过排液的方式将产生的O2转化为等体积的液体,记录相同固定时间t内排放液体的质量m2;所述铂纳米颗粒的质量、H2O2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与步骤(1)相同;
(3)根据标准曲线和m1与m2的差值△m得到待测样品溶液中银源的含量;所述标准曲线为银源的浓度与△m的线性关系曲线;
所述银源为银离子或银纳米颗粒;
所述步骤(1)和步骤(2)之间没有时间顺序的限制。
优选的,所述铂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氯铂酸、抗坏血酸与水混合,进行水热还原反应,得到铂纳米颗粒。
优选的,所述氯铂酸与抗坏血酸的摩尔比为1: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南师范大学,未经赣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52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城市的大数据资源管理用监控装置
- 下一篇:零秒脱落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