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酶催化驱动的银源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35283.3 | 申请日: | 2021-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1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明;王振;冯婷婷;张惠芳;杨钰迎;李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1/10 | 分类号: | G01N3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琪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催化 驱动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纳米酶催化驱动的银源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铂纳米颗粒和过量H2O2溶液混合发生催化分解反应,通过排液的方式将产生的O2转化为等体积的液体,记录固定时间t内排放液体的质量m1,所述铂纳米颗粒由抗坏血酸还原氯铂酸得到,所述固定时间t为28~32min;
(2)将铂纳米颗粒、过量H2O2溶液与待测样品溶液混合发生催化分解反应,通过排液的方式将产生的O2转化为等体积的液体,记录相同固定时间t内排放液体的质量m2;所述铂纳米颗粒的质量、H2O2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与步骤(1)相同;
(3)根据标准曲线和m1与m2的差值△m得到待测样品溶液中银源的含量;所述标准曲线为银源的浓度与△m的线性关系曲线;
所述银源为银离子或银纳米颗粒;
所述步骤(1)和步骤(2)之间没有时间顺序的限制;
所述铂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氯铂酸、抗坏血酸与水混合,进行水热还原反应,得到铂纳米颗粒;
所述氯铂酸与抗坏血酸的摩尔比为1: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还原反应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1~1.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H2O2溶液的浓度为8~12mol/L;
所述铂纳米颗粒以水分散液的形式加入,铂纳米颗粒水分散液的浓度为0.01~0.1mmol/L,所述铂纳米颗粒水分散液与H2O2溶液的体积比为1:35~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待测样品溶液与H2O2溶液的体积比为1:35~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2)在20~35℃进行。
6.一种基于纳米酶催化驱动的银源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容器(1),所述检测容器(1)用于盛装不与氧气反应的液体;所述检测容器(1)能够密闭;
能够连通所述检测容器(1)内外的排液管(2),使用时所述排液管(2)的一端位于检测容器(1)中液体液位以下,另一端与检测容器(1)外部的收集装置(4)连通;
位于检测容器(1)内部放置在底座(5)上的敞口反应容器(3);使用时所述敞口反应容器(3)的敞口位置高于液体液位;在进行检测时,所述敞口反应容器(3)内装有铂纳米颗粒,所述铂纳米颗粒由抗坏血酸还原氯铂酸得到;
位于检测容器(1)外部、且与排液管(2)连通的收集装置(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银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与氧气反应的液体为水、0.01~0.05mmol/L的HCl溶液、0.01~0.05mmol/L H2SO4溶液和0.1~1mmol/L NaOH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南师范大学,未经赣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52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城市的大数据资源管理用监控装置
 - 下一篇:零秒脱落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