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爬坡车道路段的引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4125.6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5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健;吕泽霖;陈诺;吴楠;陆建;陈淑燕;马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52 | 分类号: | G08G1/052;G08G1/065;G08G1/017;G08G1/0962;G08G1/096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田凌涛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爬坡 车道 路段 引导 方法 | ||
1.一种爬坡车道路段的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车辆爬坡行驶的方向,首先将爬坡车道划分为上坡之前的平坡段、上坡过程中的坡道段、以及上坡后到达的平坡段,其中坡道段划分为分流过渡段和爬坡段,上坡后到达的平坡段划分为加速段和合流过渡段,车道划分为最右侧车道和主干道,基于载货车在爬坡车道上由最右侧车道汇入主干道的过程,通过分别在爬坡车道各个路段的预设的位置处放置检测器和显示器,实现对爬坡段上游和主干道的车辆进行引导,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A.实时采集爬坡车道的爬坡段、合流过渡段的路况信息,具体包括在最右侧车道行驶的载货车的车速和在爬坡段主干道的交通量信息;
步骤B.基于对合流过渡段的载货车的速度的持续监控,按照如下步骤B1至步骤B3实现对在主干道行驶的车辆的引导;
步骤B1.持续监控每一辆在合流过渡段汇入主干道时的载货车的速度,若存在载货车的速度低于设定的阈值V1,记录此车辆为异常车辆,执行步骤B2;反之,则执行步骤B3;
步骤B2.提示主干道上的车辆在载货车汇流时为载货车让行;
步骤B3.提示主干道上的车辆在经过坡顶时控制车速,注意观察前方路况;经过预设的检测周期后,若无载货车合入或者所有载货车速度均超过设定的阈值V3,则无提示信息展示;
步骤C.基于在爬坡段最右侧车道行驶的每一辆载货车的行驶速度和爬坡段主干道的交通量信息,按照如下步骤C1至步骤C6对爬坡段上游的载货车进行引导;
步骤C1. 持续监控每一辆处于爬坡段最右侧车道行驶的载货车的速度,若每一辆载货车的速度均高于设定的阈值V2,则进入步骤C2;若存在载货车的速度低于设定的阈值V2,则标记该载货车为异常车辆,并进入步骤C3;
步骤C2.提示上游的载货车驶入爬坡车道;
步骤C3.提示上游的载货车暂时关闭爬坡车道;根据实时获取的爬坡段主干道的交通量信息,判断主干道是否达到交通饱和状态,若达到交通饱和状态,则进入步骤C4;若未达到交通饱和状态,则进入步骤C5;
步骤C4.对上游的载货车进行爬坡段临时性限流措施,然后进入步骤C6;
步骤C5.指示载货车在最右侧车道行驶,其他车辆在各自的当前车道行驶,然后进入步骤C6;
步骤C6.持续监测异常车辆的行驶状态,若异常车辆均已通过爬坡路段,则进入步骤C2;否则,返回步骤C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坡车道路段的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器包括:测速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视频监控模块,车牌识别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爬坡车道路段的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实
时采集爬坡车道的爬坡段、合流过渡段的路况信息,具体执行方式分别为:
A1.在合流过渡段的起点处设置检测器,测速模块对驶入合流过渡段的车辆进行测速;
A2.将爬坡段进行三等分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以每一段的终点结束处为节点,在节点处的道路右侧分别设置第一检测器(5)、第二检测器(6)、第三检测器(7),各个检测器中的测速模块对经过节点的车辆进行测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坡车道路段的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的阈值V1、V2分别为合流过渡段、爬坡段的最右侧车道的最低容许速度,V3为主干道的最低容许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爬坡车道路段的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1中,若存在载货车的速度低于设定的阈值V2,则检测器的数据处理模块立即向道路监控指挥中心发送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爬坡车道路段的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3中,经过预设的检测周期后,若无载货车合入或者所有载货车速度均超过设定的阈值V3,则无提示信息展示,具体判断方式如下:
在合流过渡段起点处设置第四检测器(8),若第四检测器(8)的数据处理模块检测到有异常车辆之后,每间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检测结果,若半分钟内测速模块检测到的车辆行驶速度都不低于V3,或是没有监测到有车辆经过,则无提示信息展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41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钥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金属表面激光处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