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平台化的前舱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1836.8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8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家;张宏伟;郭大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1/1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平台 前舱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平台化的前舱结构,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两个门槛,所述门槛一端均设有A柱,所述A柱的下端和门槛固接,所述门槛靠近A柱的一端均设有前纵梁,所述前纵梁靠近门槛的一端同时和门槛和A柱固接,所述前纵梁之间设有前舱横梁,所述前舱横梁两端和对应前纵梁固接;上述前舱结构还包括呈四边形的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靠近门槛一侧的两端均固接有一个长支脚和一个短支脚;所述长支脚远离前副车架的一端和门槛固接,所述短支脚远离前副车架的一端和前舱横梁固接;所述前副车架远离门槛一侧的两端分别和对应的前纵梁固接。本发明安全性好,可快速开发多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平台化的前舱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车身结构开发过程中,碰撞安全是核心,但因电池包布置等结构原因,碰撞传力路径少,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点,提出一种电动车平台化的前舱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平台化的前舱结构,包括两个门槛,所述门槛一端均设有A柱,所述A柱的下端和门槛固接,所述门槛靠近A柱的一端均设有前纵梁,所述前纵梁靠近门槛的一端同时和门槛和A柱固接,所述前纵梁之间设有前舱横梁,所述前舱横梁两端和对应前纵梁固接;上述前舱结构还包括呈四边形的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靠近门槛一侧的两端均固接有一个长支脚和一个短支脚;所述长支脚远离前副车架的一端和门槛固接,所述短支脚远离前副车架的一端和前舱横梁固接;所述前副车架远离门槛一侧的两端分别和对应的前纵梁固接。
作为优选,A柱之间设有用以保护乘客安全的围板,所述围板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前纵梁上,所述前舱横梁固接在围板远离门槛的一侧。
作为优选,前纵梁包括用以变形吸能的吸能头、和门槛及A柱连接的非变形段、位于吸能头和非变形段之间的用以变形吸能区;所述围板连接在非变形段上,所述围板和非变形段围成用以保护乘客安全的乘客舱保护结构。
作为优选,吸能头包括端板、和端板固接的两个连接板,所述变形吸能区的端部位于对应的两个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和变形吸能区固接。
作为优选,两个长支脚呈八字形布置,所述长支脚远离前副车架的一侧向外张开。
作为优选,门槛上固接有连接块,所述长支脚和连接块连接。
作为优选,长支脚的材质为铝型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有多条传力路径,第一条:前纵梁到门槛1;第二条:前纵梁3到A柱2;第三条:前副车架5到门槛;前副车架5到乘客舱保护结构。大大提升安全性。(2)非变形段10和围板8构成乘客舱保护结构保护乘客安全。(3)前纵梁采用分段式设计,在开发的时候,只要根据不同的车型设计变形吸能区11和吸能头9就行,实现快速开发。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仰视图;
图3为实施例另一个视角示意图;
图4为图3隐藏围板后的示意图;
图5为前纵梁爆炸图;
图6为长支脚和门槛连接示意图;
图7为短支脚和门槛连接示意图。
图中:门槛1、A柱2、前纵梁3、前舱横梁4、前副车架5、长支脚6、短支脚7、围板8、吸能头9、非变形段10、变形吸能区11、端板12、连接板13、连接块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18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型包覆饰板
- 下一篇:一种茶树的扦插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