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枣黄浆水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9543.6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5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曹振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潮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2/52;A23L2/60;A23L2/70;A23L2/72;A23L2/8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淮南市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枣 黄浆水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种饮料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枣黄浆水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黄浆水直接发酵产物口感单一的问题;本发明公开的红枣黄浆水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黄浆水40‑60份、辅料5‑10份、絮凝剂0.1‑0.3份和菌种0.05‑0.2份,所述絮凝剂包括壳聚糖,所述菌种包括乳酸菌和酵母菌;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将黄浆水作为饮料的原料,采用絮凝剂将黄浆水中的糖、蛋白质等物质,从而可以令过滤所得的液相和固相分别发酵,从而得到不同口感的产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枣黄浆水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豆制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和废渣,这些废水就是人们常提到的黄浆水。这些黄浆水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利用它制造酱油,鲜汁,味精,黄浆蛋白素和氨基酸等。过去的黄浆水除一部分作为猪的饲料外,大部分是当肥料。城市里的淀粉厂甚至把全部黄浆水当污水倒入阴沟。大豆黄浆水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色素及盐类物质,如直接排放,即成为腐败及病原微生物的良好生长基质,产生较高的BOD值(生物需氧量)和COD值(化学需氧量),严重污染环境。除上述大部分的营养基质外,大豆黄浆水还含有较多的功能性物质,如大豆乳清蛋白、大豆皂苷、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等。
大豆黄浆水中主要有机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总糖含量可达干基质质量的47%。
现有技术中豆黄浆水的开发利用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采用膜分离,冷冻浓缩,泡沫分级等手段将豆黄浆水所含的蛋白质、低聚糖、异黄酮等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制备;二是将黄浆水作为乳酸菌、微藻的发酵基质,或用于生物制氢,或用来发酵制备VB12、曲酸、乳酸、γ-氨基丁酸等产品;上述技术工艺较为复杂,且制备成本较高,进而导致实际投入的应用很少,并且再回收利用豆黄浆水的过程中,又产生新的废液,导致新的污染;现有技术中,不乏利用黄浆水制作饮品的,由于黄浆水口感稍差,大多需要经历发酵的步骤进行改善,常见技术大多是将黄浆水直接发酵,但这样得到的产品口感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黄浆水直接发酵产物口感单一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枣黄浆水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黄浆水40-60份、辅料5-10份、絮凝剂0.1-0.3份和菌种0.05-0.2份,所述絮凝剂包括壳聚糖,所述菌种包括乳酸菌和酵母菌。
进一步地,所述辅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红枣汁4份、麦芽糖1份和果葡糖浆1份。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剂还包括:聚合三氯化铝、聚合硫酸铁和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红枣黄浆水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絮凝:向黄浆水投入絮凝剂后静置10-24h,对组分进行过滤,所得液相记为浆液A,所得固形物记为滤渣B;
S2.灭菌:将步骤1所得浆液A与滤渣B分别进行灭菌操作;
S3.发酵:在步骤2所得的滤渣B中混入乳酸菌并加入10-15倍滤渣质量的纯水,并在25-35℃下半密封发酵罐发酵12-72h,所得产物记为发酵物C,在步骤2所得的浆液A中混入酵母菌,并在20-30℃下半密封发酵罐发酵12-72h,所得产物记为发酵物D;
S4.去除杂质:排除S3发酵后发酵物C和发酵物D底部的微生物等杂质;
S5.混合:将步骤4所得的发酵物C、发酵物D及辅料混合并充分搅拌;
S6.杀菌装灌:将S5所得产物经过滤、巴氏灭菌后进行灌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浆液A和滤渣B在发酵过程中先通风发酵3-12h,余下时间保持可排气不可进气的半封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潮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潮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9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