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订单物品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服务器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28435.7 | 申请日: | 2021-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5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沈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50/12;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兰兰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订单 物品 状态 检测 方法 设备 服务器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订单物品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该设备包括:通信部件、显示部件以及物品状态检测部件;其中,通信部件用于将来自订单服务器的订单分配消息中包含的订单编号发送给显示部件;显示部件用于接收并显示通信部件发送的订单编号,以供备单用户或取单用户根据订单编号放置或取出订单物品;物品状态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由订单物品的放置操作或取出操作触发的状态改变指令,将状态改变指令发送给通信部件,以供通信部件向订单服务器发送用于指示备单完成状态或取单完成状态的状态通知消息。该方式自动触发订单物品的状态通知消息,避免了因人工失误而导致的订单错乱现象,提升了订单物品的状态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订单物品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服务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物品能够通过网络订单的方式进行配送。例如,药品、餐品等多种物品都能够通过在线下单的方式实现配送。例如,以餐品配送为例,门店接收到订单后,将订单推送给备餐人员,由备餐人员备餐完毕后呼叫配送员或用户执行取餐操作。
在传统方式中,大多由备餐人员将餐品放置在指定的柜台上并通过人工呼叫的方式告知用户取餐。由于人工呼叫方式费时费力,因此,按钮呼单器便应运而生了。当备餐人员备餐完毕后,根据订单编号点击按钮呼单器上的对应按键即可呼叫该订单,从而提示用户取餐。
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方式至少存在如下缺陷:无论是人工呼叫方式,还是按钮呼单器的呼叫方式,都只能将餐品放置在指定的柜台上并人工触发取餐指令,一旦备餐人员忘记触发餐品的取餐指令或输错餐品编号则会导致取餐错乱的现象发生。由此可见,现有的取餐方式不够智能、导致取餐效率低下且出错率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订单物品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服务器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订单物品的状态检测设备,包括:通信部件、显示部件以及物品状态检测部件;其中,
所述通信部件用于将来自订单服务器的订单分配消息中包含的订单编号发送给所述显示部件;
所述显示部件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通信部件发送的订单编号,以供备单用户或取单用户根据所述订单编号放置或取出订单物品;
所述物品状态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由订单物品的放置操作或取出操作触发的状态改变指令,将所述状态改变指令发送给所述通信部件,以供所述通信部件向所述订单服务器发送用于指示备单完成状态或取单完成状态的状态通知消息。
可选的,所述物品状态检测部件进一步包括:
置物部件,用于放置订单物品;
检测部件,用于根据所述置物部件在放置订单物品前后的状态变化检测由订单物品的放置操作或取出操作触发的状态改变指令;
其中,当检测到由订单物品的放置操作触发的第一类状态改变指令时,所述通信部件向所述订单服务器发送与备单完成状态相对应的第一类状态通知消息;
当检测到由订单物品的取出操作触发的第二类状态改变指令时,所述通信部件向所述订单服务器发送与取单完成状态相对应的第二类状态通知消息。
可选的,所述置物部件包括:挂钩式置物部件和/或托盘式置物部件;所述检测部件包括:弹簧式检测部件和/或传感器类检测部件;其中,所述传感器类检测部件包括: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或红外传感器;
并且,当置物部件为挂钩式置物部件时,检测部件为弹簧式检测部件。
可选的,当检测到由订单物品的放置操作触发的第一类状态改变指令时,所述显示部件进一步用于显示与物品放置操作相对应的第一显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8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