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托车增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8321.2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7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朱楷;李文灿;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1P3/18;F16F1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54***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增程器 | ||
本发明属于电动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摩托车增程器,包括发动机组件、发电机组件、冷却组件,所述发动机组件包括发动机机体,所述发电机组件包括发电机机体,包括框架组件和减震组件,所述发动机机体与发电机机体连接并均通过减震组件连接于框架组件的内侧,所述冷却组件与框架组件固定连接。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增程器体积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摩托车增程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动车市场前景大好,但受电池技术的制约,里程续航能力已成为消费者购车的最大阻碍,故行业内产生了在电动车上加装增程器的解决方案。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增程器不管是在整车销售前搭载还是在整车销售后的改装市场,都面临体积大、噪音大、振动大、油耗高、可靠性低、线路杂乱等问题,制约了增程器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增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增程器体积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摩托车增程器,包括发动机组件、发电机组件、冷却组件,所述发动机组件包括发动机机体,所述发电机组件包括发电机机体,还包括框架组件和减震组件,所述发动机机体与发电机机体连接并均通过减震组件连接于框架组件的内侧,所述冷却组件与框架组件固定连接。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框架组件,使发动机组件、发电机组件和冷却组件均连接在框架组件上,实现增程器的各个零部件的集成式布置,从而使整个增程器的体积缩小,方便安装和维护。
进一步,所述发动机组件还包括空滤器、消声器、油箱和发动机控制器,所述油箱和消声器分别连接在框架组件的两侧,所述发动机控制器位于框架组件的内侧,所述空滤器与框架组件固定连接。采用这样的设置,将发动机组件的零部件均集成布置在框架组件上,从而方便了发动机组件上的各个线路管路的布置,进一步减小了增程器的体积。
进一步,所述油箱位于框架组件外侧,所述发电机机体位于油箱与发动机机体之间。发电机机体的体积和重量均小于发动机机体的体积和重量,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油箱可以平衡发电机机体和发动机机体设置在框架组件中时造成的重心偏移问题。
进一步,所述发电机组件还包括连接在发电机上的电机位置传感器。采用这样的设置,方便通过电机位置传感器,精准判断增程器运行状态,再通过相应的控制策略,有效降低增程器的燃油消耗。
进一步,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散热器、第一冷却水箱、第二冷却水箱、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冷却水箱和第二冷却水箱均连接在散热器的一侧,所述第一水泵与第一冷却水箱连通,所述第二水泵与第二冷却水箱连通,所述发动机机体上设置有与第一水泵和第一冷却水箱连通的发动机冷却水道,所述发电机机体上设置有与第二水泵和第二冷却水箱连通的发电机冷却水道。采用这样的设置,使发电机机体和发动机机体的散热用水箱共用一个散热器,从而有利于减少冷却组件所占用的体积,进而可以缩小整个增程器的体积;设置两个冷却水箱和水泵,分别对发动机机体和发电机机体进行冷却,方便控制发电机机体和发动机机体分别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区间,从而使整个增程器处于最优工作状态。
进一步,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所述发动机机体和发电机机体分别通过第一减震组件与框架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减震组件连接于框架组件的安装部位置。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第一减震组件可以减少发动机机体和发电机机体与框架组件之间的震动传递,通过第二减震组件可以减少框架组件在安装至整车上后与整车之间的震动冲击,从而减少增程器对整车使用带来的震动影响。
进一步,所述框架组件的周向上连接有隔音板。采用这样的设置,使隔音板将发动机机体和发电机机体产生的噪音进行阻隔,从而减少了整个增程器使用时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所述发电机组件还包括发电机控制器,所述发电机控制器连接于发电机机体的壳体上。采用这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发电机组件的集成度,进一步缩小整个增程器的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83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