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横置异形板簧悬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8260.X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6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白瑞平;王乐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宏瑞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5/02 | 分类号: | B60G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异形 悬架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横置异形板簧悬架结构,包括异形板簧(1)、异形板簧(2)、左转向节(3)、右转向节(4)、左转向件(5)、右转向件(6)、左阻尼器(7)、右阻尼器(8);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异形板簧结构可兼具悬架弹性元件及悬架导向元件的功能,减少了零部件数量,节约空间,实现轻量化。(2)异形板簧结构虽然同时连接左右车轮,但由于自身具有弹性,左右车轮互不影响,使悬架具有独立悬架的特性,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好。(3)两个异形板簧可在轮边处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可以提供更优异的支撑刚度。(4)异形板簧(1)和异形板簧(2)形状相同,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横置异形板簧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悬架结构主要分为非独立式悬架和独立悬架。其中,非独立悬架左右车轮通过一体车桥连接,再通过悬架与车身连接;其缺点为车桥质量大,左右轮运动时相互影响,导致非独立悬架的舒适性差。而独立悬架左右车轮通过各自的控制臂与车身相连,从而互不影响,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较好。但是,独立悬架控制臂数量多,占用空间大,设计困难,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横置异形板簧悬架结构,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横置异形板簧悬架结构,包括异形板簧(1)、异形板簧(2)、左转向节(3)、右转向节(4)、左转向件(5)、右转向件(6)、左阻尼器(7)、右阻尼器(8)。
所述异形板簧(1)和异形板簧(2)形状尺寸完全相同,中部平直,两端在同一平面内向同一方向弯曲,异形板簧(1)和异形板簧(2)前后方向对向布置。
所述异形板簧(1)两端设有过孔(1-1)和(1-2),所述异形板簧(2)设有过孔(2-1)和(2-2),过孔(1-1)和(2-1)重叠,过孔(1-2)和(2-2重叠。
所述左转向件(5)穿过(1-1)和(1-2),与左转向节(3)下端(3-3)相连接。所述右转向件(6)穿过(2-1)和(2-2),与右转向节(4)下端(4-3)相连接。
所述左转向件(5)与异形板簧(1)和异形板簧(2)通过两颗螺栓连接,螺栓分别穿过(5-1)、(1-1-1)、(2-1-1)和(5-2)、(1-1-2)、(2-1-2)。所述右转向件(6)与异形板簧(1)和异形板簧(2)通过两颗螺栓连接,螺栓分别穿过(6-1)、(1-2-1)、(2-2-1)和(6-2)、(1-2-2)、(2-2-2)。
所述左转向节(3)上端的(3-1)、(3-2)与左阻尼器(7)下端的(7-1)、(7-2)相连接。所述右转向节(4)上端的(4-1)、(4-2)与右阻尼器(8)下端的(8-1)、(8-2)相连接。
所述异形板簧(1)和异形板簧(2)的中部与车身或副车架连接,左阻尼器(7)、右阻尼器(8)的顶端与车身或副车架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横置异形板簧悬架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异形板簧结构可兼具悬架弹性元件及悬架导向元件的功能,减少了零部件数量,节约空间,实现轻量化。
(2)异形板簧结构虽然同时连接左右车轮,但由于自身具有弹性,左右车轮互不影响,使悬架具有独立悬架的特性,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好。
(3)两个异形板簧可在轮边处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可以提供更优异的支撑刚度。
(4)异形板簧(1)和异形板簧(2)形状相同,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横置异形板簧悬架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宏瑞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宏瑞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82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分类自动称重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装配式一体化保温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