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应釜制备方法和反应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6305.X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1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明;王冬云;董卫平;王琳琳;唐伯恩;蔡宇豪;李飞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02 | 分类号: | B01J19/02;B01J19/00;C23C4/123;C23C4/02;C23C4/18;B05D7/14;B05D7/24;B05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郑磊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反应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制备方法包括:
S1,反应釜内壁表面处理;
对反应釜内壁表面进行净化处理,打磨经过净化处理的反应釜内壁表面,对反应釜内壁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清除反应釜内壁表面的油污、氧化皮、锈和杂质,并使得反应釜内壁表面呈现出与反应釜的基体一致的金属本色;
S2,金属骨架层(2)的喷涂;
采用热喷涂的方法将耐腐蚀合金材料喷涂在反应釜内壁表面上,控制涂层孔隙率在10-30%之间;
S3,浸渗层(3)和过渡层(4)的喷涂;
采用高压无气喷涂的方法将特种聚合物乳胶喷涂在金属骨架层(2)上,待所述特种聚合物乳胶充分浸渗入金属骨架层(2)的空隙后进行固化,形成浸渗层(3),在所述浸渗层(3)表面上形成过渡层(4);
S4,工作层(5)的喷涂;
采用静电喷涂或滚涂的方法将与过渡层(4)相同配方的特种聚合物喷涂在所述过渡层(4)的表面,进行烧结固化,形成工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采用10-20#棕刚玉打磨经过净化处理的反应釜内壁表面;喷砂过程中,喷砂枪操作方向与反应釜内壁表面的夹角为70-80°,喷砂等级为GB8923的Sa3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金属骨架层(2)进行两层喷涂,后一层涂层与前一层涂层采用90°交叉喷涂,相邻喷涂区域搭接1/4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反应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合金材料为镍铬、镍铝、镍硅、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采用浓度为20%-50%的特种聚合物乳液,经烘干后高温固化,固化温度为300-320℃,保温时间为10-20min,根据需要以上喷涂工艺重复1-3次,形成浸渗层,然后喷涂浓度为50%-70%的聚合物乳液胶液,喷涂干燥后进行固化,固化温度为330-360℃,保温时间为20-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用于浸渗的聚合物乳胶包括聚苯硫醚、聚砜、聚酰亚胺、聚芳酯、聚醚醚酮、含氟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应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为PTFE、PVDF、PCTFE或PF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骨架层(2)的厚度为200-300μm;
所述过渡层(4)的厚度为100-200μm;
所述工作层(5)的厚度为200-6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烧结固化温度为380-400℃,保温时间1-2h;
升温速度在200℃以下时为80℃/h,在200℃以上时为60℃/h。
10.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基体(1)和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基体(1)内腔表面的金塑复合涂层;所述金塑复合涂层包括依次重叠的金属骨架层(2)、浸渗层(3)、过渡层(4)和工作层(5);
所述金属骨架层(2)为由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反应釜制备方法获取;
所述浸渗层(3)和所述过渡层(4)由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应釜制备方法获取;
所述工作层(5)由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反应釜制备方法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63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云融合平台的码率自适应调整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底膜剥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