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粘聚氨酯弹性体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24335.7 | 申请日: | 2021-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伍毓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森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G18/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朱学绘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弹性体 配方 生产工艺 | ||
1.一种无粘聚氨酯弹性体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备得到:聚醚多元醇80%-100%、非邻苯类增塑剂0%-20%、有机铋锌组合催化剂0.1%-0.5%、异氰酸酯12%-20%、添加剂1%-1.5%、表面处理剂0.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粘聚氨酯弹性体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由分子量3000-8000G/mol的聚醚三醇或聚醚二醇单独或按比例合成的多组分多元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粘聚氨酯弹性体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选用以MDI为主体材料,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产生交联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粘聚氨酯弹性体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含但不限于抗氧化剂、抗紫外添加剂、白炭黑、色膏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粘聚氨酯弹性体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重量配比为80%、非邻苯类增塑剂重量配比为7.8%、有机铋锌组合催化剂重量配比为0.1%、异氰酸酯重量配比为12%、添加剂重量配比为1%、表面处理剂重量配比为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粘聚氨酯弹性体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重量配比为82.5%、非邻苯类增塑剂重量配比为3%、有机铋锌组合催化剂重量配比为0.25%、异氰酸酯重量配比为12.75%、添加剂重量配比为1.25%、表面处理剂重量配比为0.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粘聚氨酯弹性体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重量配比为85%、非邻苯类增塑剂重量配比为1%、有机铋锌组合催化剂重量配比为0.4%、异氰酸酯重量配比为12%、添加剂重量配比为1.2%、表面处理剂重量配比为0.4%。
8.一种无粘聚氨酯弹性体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S1,制备聚醚多元醇:选用分子量3000-8000G/mol的聚醚三醇或聚醚二醇单独或按比例合成的多组分多元醇;
S2,混合:将非邻苯类增塑剂、有机铋锌组合催化剂、异氰酸酯、添加剂和表面处理剂设定好比例及重量参数依次注入聚醚多元醇中,充分搅拌混合;
S3,加固成型:将混合后的S2灌注于固定的模具中,加温固化成型;
S4,固化:从模具中取出固化成型的材料,采用喷涂或者浸涂的方式涂覆一层聚氨酯薄膜,可采用自固或烘烤的方式使其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森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中森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43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