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4191.5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渝;赵波;彭建平;王祯;黄炜;马莉;章祥;王小伟;胡继东;王楠;邱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主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B61K9/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冷洁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缺陷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车轮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第二图像采集设备和第一传感器;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图像形成完整车轮踏面的第一图像;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图像形成完整车轮踏面的第二图像;第一传感器用于触发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和/或第二图像采集设备进行图像采集;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的采集方向与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的采集方向相反,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针对同一段踏面采集的图像大小不小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针对该踏面采集的图像大小。本发明解决了因撒砂管等遮挡部件对踏面图像的影响,实现了车轮的踏面图像全部覆盖,使得最终分析结果更加准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运用上述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轮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铁路运输的运载量大,安全性高,因此铁路运输是我国主要的交通工具和货运工具。
列车在经过长时间投入使用后,车轮踏面可能会出现缺陷,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缺陷,将会为列车运行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常见的现有技术是采用单边相机布局的方式拍摄经过列车踏面,以合理布局获得清晰而完整的踏面图像,然后对踏面图像进行分析,最终获得车轮踏面是否存在缺陷的结果。然而,实际车轮前的撒砂管、扫石器等部件会遮挡踏面,因此,由于部分踏面被遮挡,而无法完全捕捉到完整的踏面图像,这样对最终的踏面图像分析形成了障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系统,利用图像采集设备双向布局的方案,解决了因撒砂管、扫石器等遮挡部件对踏面图像的影响,从而实现了车轮的踏面图像全部覆盖,使得最终分析结果更加准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轮踏面缺陷检测方法,解决了踏面缺陷检测不完整的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
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为多个且设置于轨道的长度方向上,多个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图像形成完整车轮踏面的第一图像;
第二图像采集设备,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为多个且设置于轨道的长度方向上,多个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图像形成完整车轮踏面的第二图像;以及
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多个,用于触发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和/或第二图像采集设备进行图像采集;
其中,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的采集方向与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的采集方向相反,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针对同一段踏面采集的图像大小不小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针对该踏面采集的图像大小。
优选的,多个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与多个第二图像采集设备依次等间距设置。
优选的,多个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图像采集设备均匀分布;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与第二图像采集设备交错布置。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数量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和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的数量和匹配,用于判断第二图像采集设备是否空拍或拍摄区域缺失。
优选的,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大于任意一个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车轮踏面弧长。
优选的,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图像采集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大于任意一个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车轮踏面弧长。
优选的,任意一个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具有与其配合的第一补光源。
优选的,任意一个第二图像采集设备具有与其配合的第二补光源。
一种列车车轮踏面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列车行驶方向获取完整车轮的第一图像;
背向列车行驶方向获取上述完整车轮的第二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主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主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41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