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诊系统和脉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21494.1 | 申请日: | 2021-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6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梅;王峰;李甘露;王晓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A61B5/0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勋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诊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脉诊系统。脉诊系统包括视觉采集设备、移动设备、信号采集设备和诊断设备;视觉采集设备与移动设备电连接,信号采集设备设置在移动设备上,信号采集设备与诊断设备电连接;视觉采集设备用于拍照采集病人的手腕上的寸、关、尺的具体位置;移动设备用于将信号采集设备移动至该病人的寸、关、尺的位置,以使信号采集设备采集该处的脉搏信号;诊断设备用于根据信号采集设备得到的脉搏信号得出脉诊结果。其能够自动完成对病人寸‑关‑尺位置的识别,并完成对病人脉搏信号的采集,以完成脉诊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诊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脉诊系统和脉诊方法。
背景技术
脉诊又称切诊,是中医最主要的诊断方法之一。中医医生通过脉诊,用一侧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按压在病人手腕部桡动脉搏动处,即寸-关-尺位置,感知脉搏的变化状况——脉象,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目前,脉诊结果主要还是以医生主观感受为主要标准,这对医生的知识和资历要求很高。而现有的脉诊设备缺少对脉搏波形及压力的客观描述,不利于脉诊的学习和推广。
且现有的脉诊设备都需要医生手动定位病人的寸-关-尺位置,手动操作仪器进行脉搏信号采集,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脉诊系统和脉诊方法,其能够自动完成对病人寸-关-尺位置的识别,并完成对病人脉搏信号的采集,以完成脉诊诊断。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脉诊系统,包括:
视觉采集设备、移动设备、信号采集设备和诊断设备;
所述视觉采集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电连接,所述信号采集设备设置在所述移动设备上,所述信号采集设备与所述诊断设备电连接;
所述视觉采集设备用于拍照采集病人的手腕上的寸、关、尺的具体位置;所述移动设备用于将所述信号采集设备移动至该病人的寸、关、尺的位置,以使所述信号采集设备采集该处的脉搏信号;所述诊断设备用于根据所述信号采集设备得到的脉搏信号得出脉诊结果。
这样的脉诊系统通过视觉采集设备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测定病人手腕处的寸、关、尺的分别的具体位置。同时不同病人的寸、关、尺的位置不同,视觉采集设备能够分别有针对性的测量和采集,从而保障信号采集设备能够获得病人准确的寸、关、尺位置处的脉搏信号。移动设备能够高效地带动信号采集设备对寸、关、尺的位置进行分别采集对应位置的脉搏信号,以保障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而诊断设备根据本地服务器的诊断情况,结合云端服务器的诊断资料,综合判断得出该病人的病症和脉象。这样的脉诊系统测量更加高效、脉诊的准确度更高。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视觉采集设备包括采集相机,所述采集相机立体地采集病人的寸、关、尺的图像,以获得包括寸、关、尺的彩色图像、深度图像和高度剖面的信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相机采用红外主动立体视觉方法测量病人手腕处的每个像素点的深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设备包括机架、移动平台、底座和驱动装置;
所述底座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信号采集设备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移动平台通过驱动装置可活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以使所述信号采集设备按照寸、关、尺的位置采集相应的脉搏信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六个驱动件、六个连杆,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连杆一一对应;
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移动平台可活动地连接;
所述底座、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移动平台构成Stewart平台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1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