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物及用途和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1078.1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3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付碧石;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19 | 分类号: | A61K31/19;A61K31/20;A61K9/51;A61K47/34;A61P3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常海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用途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药物在制备具有抗牛痘病毒活性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如下物质作为活性成分:
3-溴丙酮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或
CPI-613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在制备具有抗牛痘病毒活性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选自颗粒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注射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在制备具有抗牛痘病毒活性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纳米颗粒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在制备具有抗牛痘病毒活性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3-溴丙酮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CPI-613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联用,将所述活性成分共同配制或分开配制,用于配伍使用、同时使用或分开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在制备具有抗牛痘病毒活性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联用为单剂量单位形式,包括4~16mg的3-溴丙酮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
4~16mg的CPI-613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在制备具有抗牛痘病毒活性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脂溶性的药物CPI-613和PLGA共同溶于二氯甲烷中,配置成油相溶液;
步骤2):将水溶性药物3-溴丙酮酸溶解在水中,配置成水相溶液;
步骤3):将步骤2)中水相溶液在涡旋条件下逐滴加入到步骤1)中的油相溶液中,冰浴条件下进行超声,得到第一乳浊液;
步骤4):涡旋条件下,将步骤3)中超声后的第一乳浊液逐滴加入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然后冰浴超声,得到第二乳浊液;
步骤5):将步骤4)中得到的第二乳浊液迅速倒入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15~35℃条件下,加速搅拌使第二乳浊液中有机溶剂二氯甲烷蒸发;
步骤6):高速离心收集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子,并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
步骤7):将步骤6)得到的纳米粒子分散在海藻糖的水溶液中,-50~-80℃冻干,储存于-20℃冰箱中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在制备具有抗牛痘病毒活性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CPI-613与PLGA的质量比为(1~8):10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在制备具有抗牛痘病毒活性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水相溶液中,3-BPA的浓度为(1~100)×10-3mg/μL。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在制备具有抗牛痘病毒活性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第一乳浊液在所述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的终浓度为1~5(v/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10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冠肺炎应急防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力维修爬杆脚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