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氯污染土壤的纳米零价铁-线虫协同修复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7415.X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2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林道辉;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高倩倩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污染 土壤 纳米 零价铁 线虫 协同 修复 技术 | ||
1.一种有机氯污染土壤的纳米零价铁-线虫协同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修复材料为20-100nm的零价铁颗粒;强化纳米零价铁-线虫协同修复体系的促降解化合物选取谷胱甘肽、半胱氨酸、20nm零价铁、谷胱甘肽+20nm零价铁、半胱氨酸+20nm零价铁;纳米零价铁-半胱氨酸-线虫组合方案中,纳米零价铁、半胱氨酸及线虫添加量的取值范围分别为0.1~5g/kg、0.1~5g/kg、1~20百万条/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氯污染土壤的纳米零价铁-线虫协同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优选20nm零价铁作为修复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氯污染土壤的纳米零价铁-线虫协同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优选半胱氨酸用于强化纳米零价铁-线虫协同修复体系的促降解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氯污染土壤的纳米零价铁-线虫协同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纳米零价铁-半胱氨酸-线虫最优组合方案为纳米零价铁为2g/kg,半胱氨酸为5g/kg,线虫为18百万条/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74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