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模具结构及采用该精密模具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7335.4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8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启智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26;B29C45/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23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模具 结构 采用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精密模具结构,主要为注塑压模结构,包括上模块(1)和下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块(1)与下模块(2)的尺寸和形状均相同,所述下模块(2)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滑动压槽(201),所述上模块(1)下表面焊接有若干滑动压杆(101),且延伸至滑动压槽(201)内部,所述滑动压杆(101)周侧面与滑动压槽(201)内表面之间为密封结构,且两者相互滑动配合;
所述下模块(2)内部开设有冷却室(202),且与滑动压槽(201)连通,所述冷却室(202)内部填充有冷却液;下模块(2)一侧面焊接有连通盒(203),内部开设有汇流室(2031),所述冷却室(202)与汇流室(2031)之间开设连通有连通腔道(2021);所述下模块(2)内部开设有若干排气室(204),包括排气口(2041)、中继腔(2042)和驱动腔(2043),所述排气口(2041)、中继腔(2042)和驱动腔(2043)之间相互连通;所述中继腔(2042)和驱动腔(2043)均与滑动压槽(201)连通;所述中继腔(2042)内部安装有填充栓(20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栓(2044)下表面粘连有密封板(2045),所述密封板(2045)周侧面与中继腔(2042)为密封结构;所述密封板(2045)与中继腔(2042)滑动配合;所述填充栓(2044)与排气口(2041)之间为密封结构,且两者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块(2)上表面开设有下模槽(205),且与排气口(2041)连通;所述上模块(1)下表面粘连有压塑模(102),且与下模槽(205)的位置和结构均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塑模(102)内部开设有散热室(1021),所述散热室(1021)内表面开设有若干散热孔(1022),且连通至上模块(1)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块(1)上表面开设有注塑槽(103),所述注塑槽(103)内表面粘连有注塑管(1031),所述注塑管(1031)与上模块(1)的下方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为方棚油,所述冷却室(202)与连通腔道(2021)之间铰接有单向阀(2022),两所述单向阀(2022)的安装方向相同。
7.一种精密模具结构的采用该精密模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上模块(1)与下模块(2)相互分开,使两者之间存在间隙;
步骤二、将上模块(1)下压使其与下模块(2)完全贴合;
步骤三、利用注塑枪头通过注塑槽(103)中注塑管(1031)向压塑模(102)与下模槽(205)之间注射物料进行注塑压模;
步骤四、待冷却后,将上模块(1)拉出,而后缓慢下压使工件与下模块(2)分离,再将上模块(1)拉出,取下工件,完成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启智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启智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73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