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毛化集流体箔材的错位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6471.1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8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B1/40 | 分类号: | B21B1/40;B21B27/00;B21B27/02;H01M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毛化集 流体 错位 轧制 方法 | ||
1.一种表面毛化集流体箔材的错位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将表面光滑的两根轧辊分别架在数控车床上,使用激光毛化工艺在轧辊表面加工预定尺寸和分布位置的环形凸起;
步骤200,将制作好的轧辊对组装在轧机上,调整两根轧辊的相对位置,使两根轧辊表面的环形凸起相互错开,在轧机上组装后两根所述轧辊表面的螺旋线相位差为180度,再将箔材从两根轧辊的夹缝间穿过,施加轧制力在箔材上下表面形成不穿透凹坑构成的表面毛化结构,两根所述轧辊表面的环形凸起分别沿螺旋线分布,且两根所述轧辊表面螺旋线的旋向相反,其中一根所述轧辊表面上的环形凸起的周向间隔距离相等,另一根所述轧辊表面的环形凸起周向距离随机,但平均周向距离与前述轧辊的周向间隔距离相等,所述螺旋线导程为所述环形凸起直径的2.5~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两根所述轧辊的环形凸起轴向间隔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凸起的高度为所述箔材厚度的1~3倍,所述环形凸起的直径为50~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箔材轧制后上下两个表面的凹坑位置相互不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箔材的厚度为6~3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64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