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片式薄膜电阻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5622.1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7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范文新;麦俊;林瑞芬;练洁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14 | 分类号: | H01C1/14;H01C7/00;H01C17/00;H01C1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颜希文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电阻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式薄膜电阻器及其制备方法,片式薄膜电阻器包括绝缘基板、薄膜电阻、面电极;所述面电极和所述薄膜电阻均设在所述绝缘基板上,且所述薄膜电阻成型于所述面电极的中部;所述薄膜电阻将所述面电极隔离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薄膜电阻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同一侧边缘上,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同另一侧边缘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能够增加电阻的长度,降低电阻的阻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片式薄膜电阻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的微型化发展,使得体积小、低电阻损耗的薄膜电阻成为电子设备重要元器件之一。
现有技术中,薄膜电阻器中电阻体的形状为矩形,通过改变矩形的面积来获得不同的阻值,然而现有的薄膜电阻器中电阻体的长度十分依赖面电极的长度,使得现有的薄膜电阻只能够增加电阻体的宽度来增大矩形的面积,以降低电阻的阻值,从而导致现有的薄膜电阻在电阻宽度不变的情况下无法获得更低的阻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片式薄膜电阻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片式薄膜电阻在电阻宽度、面电极层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无法获得更低的阻值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能够增加电阻的长度,降低电阻的阻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片式薄膜电阻器,包括:绝缘基板、薄膜电阻、面电极;
所述面电极和所述薄膜电阻均设在所述绝缘基板上,且所述薄膜电阻成型于所述面电极的中部;所述薄膜电阻将所述面电极隔离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薄膜电阻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同一侧边缘上,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同另一侧边缘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的线间距。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段;
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成的夹角小于180°;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接部所成的夹角小于18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平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
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成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所成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接段所成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接部所成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设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平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5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试管分拣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铁水取样模及其制备方法、铁水取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