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零件生产用夹紧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3819.1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0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佩玉;刘博;邹腊年;胡楷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上虞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Q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舟涛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零件 生产 夹紧 组件 | ||
1.一种机器人零件生产用夹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轴(1)、第一固定臂(2)、外框(3)、第二固定臂(4)、传动齿轮(5)、转向电机(6)、第二转轴(7)、第一环形齿轮(8)、夹持机构(9)以及放置板(10),所述外框(3)左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所述第一转轴(1)左端转动连接第一固定臂(2),所述外框(3)右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7)右端转动连接第二固定臂(4),所述第二固定臂(4)右端设置减速箱(61),所述减速箱(61)的输出轴贯穿第二固定臂(4)并固定连接传动齿轮(5)且传动齿轮(5)处在外框(3)右侧,所述减速箱(61)背离第二固定臂(4)一端固定连接转向电机(6)的机体且转向电机(6)的输出轴与减速箱(61)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7)中部环形端固定连接第一环形齿轮(8)且第一环形齿轮(8)上端啮合传动齿轮(5),所述外框(3)前侧内部对称滑动连接两个放置板(10),所述放置板(10)朝外侧前端安装夹持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零件生产用夹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中部环形端固定连接第二环形齿轮(22),所述第二环形齿轮(22)上端啮合阻尼齿轮(21)且阻尼齿轮(21)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臂(2)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零件生产用夹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3)下侧内部转动连接横向布置的双向螺杆(101),所述双向螺杆(101)环形端对称螺纹连接两个螺母座(104)且两个螺母座(104)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放置板(10)下侧后端,所述外框(3)上侧内部固定连接横向布置的第二导杆(102)且第二导杆(102)处在双向螺杆(101)上侧,所述第二导杆(102)环形端对称滑动连接两个导向座(103)且两个导向座(103)分别固定在两个放置板(10)上侧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零件生产用夹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3)内部上下两壁均固定两个横向布置的第一滑条,所述放置板(10)上下两端均开设第一滑槽且两个第一滑槽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滑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零件生产用夹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9)包括固定在放置板(10)前端中部位置的双头电机(91),所述放置板(10)朝外侧前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固定座(92)且两个第一固定座(92)之间设置双头电机(91),所述放置板(10)前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固定座(96)且两个第二固定座(96)之间安装两个第一固定座(92),所述第一固定座(92)与第二固定座(96)之间转动连接夹持螺杆(94),所述双头电机(91)的两个输出轴均固定连接夹持螺杆(94),两个所述夹持螺杆(94)环形端均螺纹连接夹板(93)且夹板(93)处在第一固定座(92)与第二固定座(96)之间,两个所述夹板(93)滑动连接在放置板(10)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器人零件生产用夹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92)与第二固定座(96)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导杆(95)且第一导杆(95)处在夹持螺杆(94)前侧,所述第一导杆(95)贯穿夹板(93)并与夹板(93)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板(93)面向放置板(10)一端均固定连接第二滑条且第二滑条处在第一固定座(92)朝内侧,所述放置板(10)前端开设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内部滑动连接两个相应第二滑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器人零件生产用夹紧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93)相背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缸(933)且驱动缸(933)处在第二滑槽朝内一侧,所述驱动缸(933)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夹持条(931)且夹持条(931)处在夹板(93)前侧,所述夹持条(931)朝内侧后端固定连接辅助橡胶板(935),所述放置板(10)前端开设导向孔(934),所述夹持条(931)后端固定连接第三导杆(932)且第三导杆(932)处在驱动缸(933)朝内侧,所述第三导杆(932)后端滑动连接导向孔(934)并延伸入导向孔(934)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上虞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未经绍兴市上虞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38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