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膦酰基-3-氟代乙烯基吲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3538.6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4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饶卫东;安镝;桑静静;胡睿;陈继超;冯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572 | 分类号: | C07F9/57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膦酰基 乙烯基 吲哚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膦酰基‑3‑氟代乙烯基吲哚化合物,其结构复杂多样,化合物中含有膦酰基、吲哚环和氟代乙烯基,可以进行进一步结构修饰,作为有机合成重要中间体,且将膦酰基还原为三价膦后又可作为一类重要的膦配体参与过渡金属等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本发明的2‑膦酰基‑3‑氟代乙烯基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空气氛围下,以二氟甲基吲哚甲醇化合物和二取代氧膦化合物为原料,在溶剂中反应即可,方法简单,无需任何催化剂,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并且产率较高,反应底物范围广。本发明的2‑膦酰基‑3‑氟代乙烯基吲哚化合物既可以作为配体又可以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膦酰基-3-氟代乙烯基吲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吲哚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十分重要的生物碱,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吲哚类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功能材料、植物精油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另外一方面,有机膦化合物不仅作为配体、农药,同时在医药、防火材料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2-膦酰基吲哚化合物在医药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如作为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在治疗HIV-1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效果(J.Med.Chem.2011,54,392–395;TetrahedronLett.2007,48,6080–6083;J.Clin.Pharmacol.2009,49,1408–1417);此外2-膦酰基化合物不仅作为配体广泛应用于有机催化领域(J.Org.Chem.2008,73,7803–7806;Adv.Synth.Catal.2008,350,1610–1614;Tetrahedron:Asymmetry 2010,21,2376–2384),而且在材料领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RSC Adv.2015,5,94990–94996)。
氟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元素之一,氟原子由于独特的理化性质及超强的电负性,将氟原子或含氟基团引入有机分子,不仅显著改变母体化合物理化性质,还能够显著影响其药学活性。如氟的存在提高了化合物的脂溶性、渗透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增强了药物的结合选择性以及代谢稳定性,也减少了药物耐药性的产生。近年来,含氟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材料以及PET成像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目前约15%~20%的现代药物和30%农药中至少含有一个氟原子。单氟取代的烯烃不仅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而且还可作为生物肽键的电子等排体用于改善生物活性分子的性质。很多重要的药物活性分子中具有三取代单氟烯烃单元。
目前尚无文献报道2-膦酰基-3-氟代乙烯基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关于2-膦酰基吲哚的合成方法有很多,比如二异氰苯乙烯与二苯氧膦在光催化条件下的环化反应(Org.Lett.2018,20,2382-2385),吲哚与二苯氧膦类化合物在银催化剂以及过量氧化剂作用下自由基加成C2膦酰化反应(Adv.Synth.Catal.2016,358,1753–1758),邻碘苯胺与氧膦取代的炔在过渡金属催化下的偶联环化反应(Org.Lett.2010,12,1476-1479),等等,但是这些现有技术的方法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需要使用昂贵的光敏剂、价格不菲的金属催化剂、过量的氧化剂等,同时很多方法还存在原料较难合成以及反应需要苛刻的无水无氧条件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制备2-膦酰基-3-氟代乙烯基吲哚化合物的方面的技术空白,提供了一种2-膦酰基-3-氟代乙烯基吲哚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无需任何催化剂,具有选择性高、底物适用范围广并且原料合成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2-膦酰基-3-氟代乙烯基吲哚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3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