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腹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12704.0 | 申请日: | 202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3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辉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7;A61P1/12;A23K10/18;A23K50/30;A23K50/60;C12R1/23;C12R1/245 |
| 代理公司: | 广东荣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0 | 代理人: | 黎理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腹泻 复合 微生物 制剂 制备 方法 | ||
1.抗腹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将嗜酸乳杆菌冻干菌粉及干酪乳杆菌冻干菌粉分别用液体培养基在35℃~40℃的温度环境下活化2次;得到活化后的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
步骤二:将活化后的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分别划线接种至固体培养基上,而后将固体培养基放置于35℃~40℃的温度环境下培养24~30h,长出嗜酸乳杆菌与干酪乳杆菌的单个菌落;
步骤三:在无菌的环境下用接种环从嗜酸乳杆菌与干酪乳杆菌的单个菌落中分别取1~2环于50ml~100ml的种子液体培养基中,而后将其置于35℃~40℃的厌氧环境中培养24~30h,制得一级种子液;
步骤四:按照接种量的5%~8%将一级种子液接于500ml~1000ml种子液体培养基中,而后将其置于35℃~40℃的厌氧环境中培养24~30h,制得二级种子液;
步骤五:发酵培养,得到复合微生物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腹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液体培养基为MRS液体培养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腹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固体培养基为MRS固体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腹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发酵培养具体包括:按接种量的5%~8%以1:1的比例取单个菌落中的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同二级种子液一起接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35℃~40℃的厌氧环境下培养32~48h得到复合微生物制液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腹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种子液体培养基由以下百分比材料混合而成:葡萄糖1%、糖蜜2%、麦芽粹取物1%、乳清粉1%、蛋白胨1%、酵母提取物0.5%、磷酸氢二钾0.2%、醋酸钠0.22%、硫酸镁0.02%,其余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腹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百分比材料混合而成:糖蜜8%、酵母提取物1%、乳清粉0.5%、麦芽粹取物0.5%、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02%、碳酸钙0.5%、其余为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腹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发酵培养具体包括:按接种量的5%~8%以1:1的比例取单个菌落中的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同二级种子液一起与固态发酵营养液混均,混均后再与固态发酵培养基搅拌均匀,而后将其置于35℃~40℃的厌氧环境下培养48~72h得到固态发酵培养物得到复合微生物固态体,而后将该复合微生物固态体进行干燥分散得到复合微生物制粉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腹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发酵培养物的干燥温度为50~60℃,干燥后的水分需在12%以下,粉碎的粒径为30目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腹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种子液体培养基由以下百分比材料混合而成:葡萄糖1%,糖蜜2%,麦芽粹取物1%,乳清粉1%,蛋白胨1%,酵母提取物0.5%,磷酸氢二钾0.2%,醋酸钠0.5%,硫酸镁0.02%,其余为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腹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发酵培养基由固态基与营养液混合而成;
固态基由相同比例的豆粕、米糠、麸皮混合而成;
营养液由以下原料混合而成:糖蜜、蛋白胨、乳清粉、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水;
以固态基的总量为计算基础营养液原料的配比为:糖蜜1%、蛋白胨0.5%、乳清粉0.5%、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02%、水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辉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辉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27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