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冲撞器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2051.6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0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克志;李良波;郭东卿;何宝俊;郝学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王福新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撞 车辆 | ||
1.一种车用冲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支撑连接模块、支撑机构(1)以及吸能模块,其中,
所述车体支撑连接模块与所述支撑机构(1)、车架纵梁、车体悬架横梁构成框架结构;
所述支撑机构(1)设于车体前部,该支撑机构(1)一侧与所述车体支撑连接模块固定连接,另一侧和所述吸能模块固定连接;
所述吸能模块包括多个吸能盒(2)、连接横梁(3)以及可脱开连接件,所述吸能盒(2)一端与所述支撑机构(1)固定连接,另一端沿车身的轴向延伸,并与所述连接横梁(3)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吸能盒(2)呈阵列排布,相同竖直高度的吸能盒(2)沿车长方向的长度相同,多个所述吸能盒(2)在远离所述支撑机构(1)的一端形成一个指定坡度的迎撞面,相邻所述吸能盒(2)之间还设有容纳所述吸能盒(2)吸能溃缩变形的间隙,所述连接横梁(3)设置于所述吸能盒(2)远离所述支撑机构(1)的一端,且该连接横梁(3)沿车身的横向布置,其用于连接高度相同且沿车身横向布置的一排所述吸能盒(2),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横梁(3)通过所述可脱开连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冲撞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构(1)包括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上段结构和下段结构,所述上段结构为钣金结构,所述下段结构为钢板拼焊成盒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冲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结构安装所述吸能盒(2)的背面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盒型结构内部与所述吸能盒(2)固定连接的相应位置衬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筋和加强板的位置根据所述吸能盒(2)的位置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冲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为薄壁钣金结构,该薄壁钣金结构外周设有通过冲压形成的导向褶皱,所述吸能盒(2)沿车长方向的两端焊接有法兰盘,且所述吸能盒(2)一端通过该法兰盘实现与支撑机构(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该法兰盘与连接横梁(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冲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梁(3)包括Z型连接横梁和槽型连接横梁,相邻的Z型连接横梁、相邻的槽型连接横梁以及相邻的Z型连接横梁和槽型连接横梁之间通过可脱开连接件连接;
所述Z型连接横梁和槽型连接横梁连接的折弯翼板上均设有容纳所述可脱开连接件的U形开口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用冲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脱开连接件包括连连接螺栓、螺母以及U型垫块(4),其中,U型垫块(4)设于相邻的Z型连接横梁、槽型连接横梁以及Z型连接横梁和槽型连接横梁之间的U形开口槽处,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相邻设置的Z型连接横梁、槽型连接横梁以及Z型连接横梁和槽型连接横梁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用冲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支撑连接模块包括多根连接梁(9)、内角撑支架(8)和外角撑支架(7),每根所述连接梁(9)一端与车体悬架横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机构(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梁(9)与所述支撑机构(1)的角接处设有内角撑支架(8),相应的,在所述支撑机构(1)与车架纵梁腹板内侧也设置有多个内角撑支架(8),在所述支撑机构(1)与车架纵梁腹板外侧的两侧设置有所述外角撑支架(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用冲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角撑支架(8)和外角撑支架(7)均为L型支座,且所述外角撑支架(7)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不小于车架纵梁腹板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冲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撞器还包括装饰板(5),所述装饰板(5)构成一个容纳多个所述吸能盒(2)的空腔盒体,所述装饰板(5)通过连接支架与吸能盒(2)、连接横梁(3)和支撑机构(1)固定连接。
10.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装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冲撞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20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