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暴雨灾害城市有轨电车交通排水设备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1107.6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3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焦柳丹;张羽;霍小森;吴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F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王海军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暴雨 灾害 城市 有轨电车 交通 排水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暴雨灾害城市有轨电车交通排水设备包括基土、混凝土涵洞体与碴石层,所述混凝土涵洞体埋设基土内,所述混凝土涵洞体上表面铺设有碴石层,所述碴石层上表面铺设有枕木,所述枕木上表面铺设有车轨,且车轨为两条平行对称设置;所述混凝土涵洞体包括混凝土筒体,所述混凝土洞体的外侧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导水槽,所述混凝土筒体的上方洞体开设有下水孔;通过改变原有的土建结构,使得改变原有的排水方式,使得整体的排水量上升,减少积水量,而整体结构保证原有的结构特性,通过减少积水量,继而使得对车辆运行避免了阻碍,同时避免了带电水流外溢造成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暴雨灾害城市有轨电车交通排水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有轨电车在很多城市中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基于其拥有独立的专线运作,使其拥有较为快速便捷的运作方式,使其成为较为普遍的选择,但是由于路线的选择与地势问题,使得在下雨天气极易在轨道内积水,而现有的排水方式多是通过排水沟的方式将积水导向城市排水系统,而整体的排量基于排水沟的流量进行限制,导致暴雨天气极易出现积水,阻碍交通。
同时而现有的有轨电车多采用通过导轨进行电势平衡,由于暴雨天气出现轨道内积水,使得整体水体具有电势,极易出现漏电危险,为此对行人造成危险,常见的措施为停止运行,而这会对整体的交通造成影响,继而使得有轨电车的轨道排水成为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暴雨灾害城市有轨电车交通排水设备及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暴雨灾害城市有轨电车交通排水设备包括基土、混凝土涵洞体与碴石层,所述混凝土涵洞体埋设基土内,所述混凝土涵洞体上表面铺设有碴石层,所述碴石层上表面铺设有枕木,所述枕木上表面铺设有车轨,且车轨为两条平行对称设置;
所述混凝土涵洞体包括混凝土筒体,所述混凝土洞体的外侧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导水槽,所述混凝土筒体的上方洞体开设有下水孔,所述混凝土筒体的任一侧壁一体成型有沿其轴线方向均匀排布的若干的自流排水洞,所述自流排水洞连通混凝土筒体内,所述自流排水洞的另一端连通城市排水系统,所述混凝土筒体的任一侧壁沿其轴线方向一体成型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积水排孔,所述积水排孔内固定安装有感应排水装置,所述感应排水装置的出水管连通城市排水系统。
优选的,所述感应排水装置包括主泵体,所述主泵体的尾部固定安装有水位感应器,所述主泵体的出水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筒体的筒内上表面一体成型有横载梁,所述下水孔位于每两个横载梁之间。
优选的,所述自流排水洞的进水端为向下倾斜,所述自流排水洞的倾斜角度为15°至30°。
优选的,所述积水排孔位于混凝土筒体的侧壁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高度处。
优选的,所述基土的上缘外侧铺设有护板。
基于暴雨灾害城市有轨电车交通排水设备所构成的系统包括集水系统、过滤系统、自排水系统与应急排水系统,所述基土、护板与碴石层上表面构成集水系统,所述碴石层构成过滤系统,所述混凝土涵洞体及其自身的自流排水洞构成自排水系统,所述积水排孔与其内固定安装有感应排水装置构成应急排水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原有的土建结构,使得改变原有的排水方式,使得整体的排水量上升,减少积水量,而整体结构保证原有的结构特性,通过减少积水量,继而使得对车辆运行避免了阻碍,同时避免了带电水流外溢造成危险。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设置组成主剖视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11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