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浪曲弧形夹胶玻璃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9554.8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7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林;刘佳荣;应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星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7/06;B32B37/10;B32B37/00;B32B38/18;C03B23/03;C03C27/12;C03C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卓幼红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浪 弧形 玻璃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浪曲弧形夹胶玻璃加工方法,包括两块玻璃中间夹PVB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先对两块平板玻璃进行加热变形,形成两块形变吻合的连续波浪曲弧形的玻璃,再采用多层PVB胶片进行高压釜真空蒸压合成。本发明采用移动可拆分式模具进行施力对玻璃变形,可有效对玻璃进行统一一致成形,成形效果好,且变形时中间设置超白玻璃A2辅助成形,使得两块变形后的弧形玻璃之间的吻合度完全一致,且提高硬度,提高夹胶时的两弧形玻璃的吻合度,提高夹胶的质量。其夹胶方法出良品率高,夹胶质量高,工艺简单,实用,能实现一片式的大面积、厚玻璃、无接缝的波浪曲弧形夹胶玻璃,以达到生产节能环保、安全,且生产流程能实现自动化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波浪曲弧形夹胶玻璃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是玻璃建筑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使用于幕墙、背景墙、隔断、门窗等方面使用,以实现良好的透光和装饰性。
为了防止达到玻璃碎裂掉落,提高安全性,现在采用的是两玻璃中间夹胶,名为夹胶玻璃,行业内也称为安全玻璃,其夹胶玻璃,中间的胶度是否有气泡及两玻璃之间间隙的吻合度,直接影响夹胶玻璃的质量,其弧形玻璃的夹胶更是难度提高,玻璃形变大,胶片与玻璃进行组合时,容易使空气残留于胶片中间而无法排出玻璃组合,影响夹胶质量,如果对厚玻璃夹胶,都是采用几层胶层叠加进行夹胶,更容易造成残留于胶片之间空气无法排出,更加影响夹胶质量;
根据不同的地方的需求,玻璃呈现出各种形状的变化,特别是用于建筑外部、内部陈列、水族管等大型的建筑使用,一般都是采用大板块玻璃、高厚度的玻璃及高厚PVB夹层,以达到强度要求和安全要求,其形变造形要求也高,如用需要大板块玻璃弧形玻璃夹胶,或者大板块加高厚度的弧形玻璃进行夹胶,由于面积大、玻璃厚,再加上玻璃形变大,进一步增加夹胶难度及夹胶质量,其夹胶工艺复杂。
另外,现行市场出现的弧形玻璃,大多仅是单一弧弯形玻璃,多曲弧形造形(如波浪多曲弧形),多数采用拼接方式来实现(有接缝,且要另外的处理),影响整体装饰效果及加大安装工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浪曲弧形夹胶玻璃加工方法,以实现用于大面积造成需求的一种抗压高,夹胶质量好、安全性高,以一块玻璃成型的波浪曲弧造形的玻璃,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波浪曲弧形夹胶玻璃加工方法,包括两块玻璃中间夹PVB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先对两块平板玻璃进行加热变形,形成两块形变吻合的连续波浪曲弧形的玻璃,再采用多层PVB胶片进行高压釜真空蒸压合成,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三片相同面积、相同长度的平板超白玻璃A1,超白玻璃A2,超白玻璃A3,其中超白玻璃A1、超白玻璃A3厚度相同,超白玻璃A2的厚度为超白玻璃A1的1/2,同时对超白玻璃A2双面镀一层金属氧化膜层;
S2.设计连续波浪弧形可移动、拆分式模具;
S3.把设计好的模具装入加热炉内,且能在加热炉内移动;
S4.把可移动、拆分式模具以一定距离间隔设置,再把三片玻璃依次叠合放在模具上部,其超白玻璃A2设置在中间,平板超白玻璃A1、超白玻璃A3设置于上、下部,启动加热炉进行对三片玻璃进行加热,在加热时,超白玻璃A2的表面金属氧化膜层能与相接触的玻璃表面能产生部分的金属离子进行交换,金属氧化膜层加热,不会破坏玻璃原光滑、透明等原本属性,反而形成一层金属扩散表层,增加玻璃接触表面的强度有所增加(约1倍),安全,耐冲击;
S5.待加热到一定温度,且使玻璃表面软化时,停止加热,移动模具闭合,使微软的玻璃随移动的模具变形,超白玻璃A1,超白玻璃A2,超白玻璃A3分别同时形成连续波浪曲弧形,加热炉降温,冷却成型后为第一弧形玻璃B1、第二弧形玻璃B2、第三弧形玻璃B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星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星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9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