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瓷器胎体物化痕迹检测与标型学结合的鉴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04700.8 | 申请日: | 2021-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7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保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保鹏 |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67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瓷器 物化 痕迹 检测 标型学 结合 鉴定 方法 | ||
1.一种瓷器胎体物化痕迹检测与标型学结合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瓷器最大年轮斑点的直径数值判断瓷器的相对生产年代;包括瓷胎体年轮斑点发生、发展、变化、表现的成因和机理,亦即瓷器年轮斑点的形状、颜色、年轮斑点的大小和多少;
(一)瓷器年轮斑点的成因和机理
瓷器年轮斑点的生成,有五个基本因素:一是瓷器特殊的物理结构“胎体裹釉”的存在;二是瓷器胎体中微量元素的存在;三是瓷器釉面气孔的存在;四是空气中氧气的存在;五是地球环境大气压强的存在;如果用文字描述它的生长过程,可表示为:大气压强→氧气→釉面气孔→胎体中的微量元素→积年氧化斑点=瓷器年轮斑点;这五个基本因素对于瓷器年轮斑点的生成,缺一不可,这是造就瓷器年轮斑点生成的根本原因和机理所在;
瓷器年轮斑点的生成,与瓷器釉面的气孔有关;瓷器釉面的气孔,按其产生的时间顺序,可分为原生气孔和次生气孔,原生气孔和次生气孔的形成,与胎体内的蒸汽释放有关;胎体内蒸汽的形成,与胎体内的有机质、碳酸盐、硫化物杂质含量、练泥充分与否而致胎体内夹空气泡的多少,以及胎体的干燥程度有关;因为在瓷器烧制过程中,胎体内的有机质、碳酸盐、硫化物杂质、胎体内的夹空气泡以及水分,遇热都会成为蒸气从胎体内蒸发、释放出来,进入熔化的釉层或冲破釉层:当胎体的蒸汽过多,向外释放冲破釉层而熔釉无法泯合,便成为传统业界俗称的棕眼、针孔、猪毛孔;当釉层厚时,蒸汽被釉层包裹不能再次释放,便成为釉下气泡;当釉层薄时,蒸汽从胎体释放出来,可能冲破釉层而再次释放,如果被冲破的釉层被熔釉泯合,就会形成凹坑,成为橘皮纹;如果被冲破的釉层不被熔釉泯合,就会成为釉面气孔;由于这种气孔是在瓷器烧造过程中形成,我们叫它原生气孔;瓷器烧成出窑后,器体遇冷会有所收缩,但收缩速率、系数并不能完全一致,这就造成了部分釉下气泡的破裂损毁,就会成为新的气孔;并且在以后的岁月里,釉层还会随着季节经受热胀冷缩的变化,部分气泡又会破裂损毁,又会成为新的气孔;由于这类气孔的形成晚于原生气孔,我们叫它次生气孔;
原生气孔和次生气孔一旦形成,就成了空气介入釉下进而滋漫胎体的通道;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空气由这些通道介入釉下胎体,胎体中的微量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而且这种接触、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氧气的不断介入,向四周扩散、接触、反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也就成了颜色不同、大小不一的积年氧化斑点;这些积年氧化斑点,就是瓷器存在时间的全部或部分载体,即所谓瓷器胎体的年轮斑点(下简称“瓷器年轮斑点”);
其中,原生气孔衍生的年轮斑点,亦即最大年轮斑点衍生的时间节点,是在瓷器出窑的那一刻开始,到瓷器被检测时为止;所以原生气孔衍生的年轮斑点往往最大;最大年轮斑点反映的是从瓷器出窑到被检测时的年龄,所以是判断瓷器相对生产年代的量化依据;
(二)瓷器年轮斑点颜色的辨别
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是识别瓷器年轮斑点的重要标志;瓷器年轮斑点颜色的产生,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与胎体中微量元素的种类有关;二是与氧化、还原效应有关;铁元素,在瓷器坯胎中是以氧化铁的形式存在着;在瓷器烧制过程中,还原焰将氧化铁变成了氧化亚铁,如果窑内不能保证还原气氛,而形成了氧化焰,或者遇冷温度条件不够,还原的氧化亚铁又会再次氧化,成为氧化铁;也就是说,氧化铁经过氧化焰,成为氧化亚铁,氧化亚铁冷却后与氧气接触,会再次氧化,成为氧化铁,这就像将一堆锈蚀严重的废铁放在炉内熔化,成为氧化亚铁,然后放置起来还会再次氧化,生成氧化铁;铁锈,就是氧化亚铁二次氧化的结果,也是瓷器年轮斑点颜色的成因;
铁元素在瓷器胎体氧化的颜色,多为红、黄、褐、赭、青灰或黑色;
钙、镁、钠、钾这些微量元素,在瓷器烧成后遇到氧气也会二次氧化,只是它们氧化的颜色多为白色;
此外,色彩釉、彩瓷,以及与瓷器表面紧密接触的颜色,对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比如,红釉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有些会成为红色,甚至比原来红釉的颜色更深,成为深红、紫红或紫黑色;蓝釉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有些会成为深蓝、老蓝或蓝黑色;黑釉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会成为黑色,往往很难辨认甚至不能辨认;比之单色釉瓷器和多彩瓷器,白釉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就显得较为单纯,它们所呈现的颜色往往是铁元素氧化的本色,即黄、褐、赭、青灰或黑色,加上其它微量元素氧化的颜色与白釉颜色相近,因而白釉瓷器年轮斑点所呈现的颜色,多为黄、褐、赭、青、灰或黑色;
(三)瓷器年轮斑点形状的辨别
瓷器年轮斑点的形状,是区别瓷器年轮斑点与杂质斑点,棕眼、针孔、猪毛孔氧化状态的标志。瓷器的年轮斑点,是以氧气通过釉面气孔介入釉下胎体,逐渐扩散氧化微量元素积年形成的,因而以圆形居多;而瓷器的杂质斑点,棕眼、针孔、猪毛孔的氧化状态、多不具有这种“圆”的形状;
最大年轮斑点的几种表现形态
最大年轮斑点的显著特征,就是“大”而“圆”;而且这种“大”和“圆”,主要表现在圆心部位,而圆心部位以外,则可能是“扩散状态”、“放射状态”、“空心状态”或年轮斑点的“异化”、“畸形”状态,以及“虚假”的年轮斑点;
“扩散状态”的年轮斑点,是指圆心之外,有颜色浅淡地带,而在颜色浅淡地带的外缘,有一圈或部分圆形的轮廓线,这种年轮斑点,氧化边缘往往较为清晰,比较容易辨别;
“放射状态”的年轮斑点,是指圆心之外,由内向外呈放射状态,有一定距离的放射线;
“空心状态”的年轮斑点,这是由于气孔周围釉层过厚,而造成了年轮斑点的圆心部位,被全部、部分或间隔状地覆盖,只能从边缘看出它的轮廓;
年轮斑点形状的“异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瓷器年轮斑点因练泥折叠的影响,成为半圆、1/3圆、1/4圆等不规则的形状;另一种情况是,年轮斑点的“畸形”,就是年轮斑点长到一定的时候,不再向圆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棱、角,成为了不规则的形状;这种年轮斑点产生的原因,就是瓷器年代过于久远,胎体中的微量元素被氧化成了凝结状态,自身凝块,体积变大,阻塞了氧气漫延的路径,形成了棱、角,成为了畸形;这种年轮斑点,在商代晚期原始青瓷的年轮斑点当中较为多见;但异化和畸形的年轮斑点,与其它最大年轮斑点一样,也是瓷器最大年轮斑点的成员,所以不可忽疏;
“虚假”年轮斑点;这种年轮斑点与瓷器年龄没有关联。因为,这是有些单色釉瓷器,它的气泡很多,并且气泡周围有着貌似空心的年轮斑点,但却与釉色一样,或者颜色更深,这是由于气泡边缘釉层较厚而颜色较深造成的;这种年轮斑点,如果没有圆心以外的扩散状边缘或放射状边缘作支撑,这就证明它们是现代新瓷或仿古产品;不过这种虚假年轮斑点直径的数值,均不会超过真正古瓷由原生气孔生成的最大年轮斑点直径的数值;
(四)瓷器年轮斑点大小的辨别
瓷器年轮斑点的大小,是判断瓷器相对生产年代的关键;它的形成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与瓷器釉面气孔产生的时间早晚有关;二是与瓷器的年龄有关;因为,气孔产生的早(原生气孔),空气介入的早,年轮斑点就大;气孔产生的晚(次生气孔),空气介入的晚,年轮斑点就小;瓷器年龄大,最大年轮斑点就大,瓷器年龄小,最大年轮斑点就小;这就是说,瓷器年轮斑点的大小,与瓷器的年龄一般为正比;
但一般来说,同一年代釉陶器的最大年轮斑点,要大于一般瓷器的最大年轮斑点;胎质疏松瓷器的最大年轮斑点,要大于胎质细密瓷器的最大年轮斑点;
从年代上比较,瓷器年轮斑点直径数值的区间范围大体是:
距今现代25年在0.025㎜-0.045㎜;
距今现代50年在0.06㎜-0.08㎜;
距今100年(清末/民初)0.15㎜;
距今100-300年(清·光绪-康熙)在0.175㎜-0.5㎜;
距今300-600年(明天启-洪武)在0.2㎜-0.53㎜;
距今600-900年(元-辽)在0.225㎜-0.55㎜;
距今900-3112年(五代-商)在0.24㎜-0.62㎜;
(五)瓷器胎体年轮斑点多少的辨别
瓷器年轮斑点的多少,与釉面气孔的多少有关;釉面气孔的多少,与瓷器胎体蒸汽量的产生有关;蒸汽量的大小,与胎体质量有关;此外,瓷器釉液的成分、配比量的差别或误差、窑火控制和窑温气氛的影响;窑口之间,年代之间,批次之间,个体之间年轮斑点的多少、气泡多少的差异,与瓷器年轮斑点的大小,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因为瓷器年轮斑点的大小,特别是最大年轮斑点,与瓷器出窑到被检测时的年龄息息相关,而这种瓷器年轮斑点的多少或气泡的多少,与瓷器年龄没有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保鹏,未经孙保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47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