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下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3595.6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7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淞铭;王贵山;张成庆;孙希;王家雁;尹思维;白世伟;郭启翔;刘磊;彭凯;吴朝;林凌;佟新禹;张洪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0L53/20;B60L53/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高琴 |
地址: | 441058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用户 体验 电动汽车 交流 充电 方法 | ||
1.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由交流充电系统来实现,所述交流充电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1)、车载充电机(2)、整车控制器(3),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或车载充电机(2)与充电插座的电子锁信号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与车载充电机(2)、整车控制器(3)通讯连接;
所述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充电过程中,当充电插头上的下压按钮被按下之后,电池管理系统(1)判断充电枪的连接状态为未连接状态还是半连接状态,若为未连接状态,则先进行电子锁解锁前操作,然后进入步骤S6,若为半连接状态,则进入步骤S2;
S2、车载充电机2停止输出电流,随后电池管理系统(1)控制断开充电继电器;
S3、电池管理系统(1)判断充电枪的连接状态是否变为未连接状态,若是,则进入步骤S4,若不是,则进入步骤S5;
S4、电池管理系统(1)向整车控制器(3)发送充电枪连接断开故障信息,随后进入步骤S6;
S5、电池管理系统(1)判断充电枪的连接状态是否变为完全连接状态,若是,则进入步骤S6,若不是,则返回步骤S3;
S6、电池管理系统(1)或车载充电机(2)控制电子锁解锁;
S7、电池管理系统(1)判断电子锁解锁是否成功,若成功,则结束充电,若不成功,则返回步骤S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的连接状态通过测量交流充电电路中监测点3与PE之间的电阻值进行判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枪连接状态的判定标准为:
若监测点3与PE之间的电阻值为无限大,则判定充电枪处于未连接状态;
若监测点3与PE之间的电阻值为RC+R4,则判定充电枪处于半连接状态;
若监测点3与PE之间的电阻值为RC,则判定充电枪处于完全连接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若充电枪保持半连接状态持续10S,则电池管理系统(1)先向整车控制器(3)发送充电枪连接异常故障信息,然后进入步骤S6。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若连续三次解锁失败,则电池管理系统(1)先向整车控制器(3)发送电子锁状态异常故障信息,然后结束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所述电子锁解锁前操作是指:首先,电池管理系统(1)向整车控制器(3)发送充电枪连接断开故障信息,然后车载充电机(2)停止输出电流,随后电池管理系统(1)控制断开充电继电器。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或车载充电机(2)与充电插座的电子锁通过硬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与车载充电机(2)、整车控制器(3)均通过CAN总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35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韧性配电网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标注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