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结构体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73702.6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6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伊佐治优介;竹田仁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7/0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赵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短的传热路径更可靠地促进发热部件的散热的新颖构造的电路结构体。该电路结构体(10)具备:发热部件(16);汇流条(34、36),与发热部件(16)的连接部(32a、32b)连接;绝缘性的基座构件(28),保持发热部件(16)和汇流条(34、36);及制冷剂流通路(104),设置于基座构件(28)的内部并供制冷剂流通,汇流条(34、36)与制冷剂流通路(104)热接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包括发热部件的电路结构体。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辆搭载有包括继电器等发热部件的电路结构体。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路结构体,具备继电器,该继电器针对作为车辆侧的负载而经由逆变器连接的电动机、发电机,使电池的电力供给断开或接通。
这种电路结构体所使用的继电器等发热部件由于流过大电流,所以产生与电流量的平方成比例的焦耳热,发热量也变大。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利用将收容在壳体内的继电器的连接部与配置在壳体外的电池的连接端子进行连接的汇流条的中间部分来进行继电器的散热的构造。具体而言,公开了如下构造:通过在延伸到对继电器进行收容的壳体外的汇流条的中间部处隔着传热片与底盘、对电源装置整体进行收容的箱体等抵接,从而将由继电器产生的热量热传导到底盘或箱体来进行散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790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构成将继电器与电池连接的通电构件的汇流条需要将厚度、面积确保得较大以能够耐受大电流。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需要使用大型的汇流条来追加散热用的路径,存在材料费和加工费上升这样的问题。另外,需要将大型的汇流条较长地引绕到为了散热而设置于壳体外的其他构件,无法避免继电器的连接部与散热部分之间的距离变大的情况。因此,还存在不能高效地对继电器中的发热进行散热的问题。
因此,公开一种能够以短的传热路径更可靠地促进发热部件的散热的新颖构造的电路结构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包括:发热部件;汇流条,与所述发热部件的连接部连接;绝缘性的基座构件,保持所述发热部件和所述汇流条;及制冷剂流通路,设置于所述基座构件的内部并供制冷剂流通,所述汇流条与所述制冷剂流通路热接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以短的传热路径更可靠地促进发热部件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结构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上壳体的仰视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从电源到负载的路径中的电结构的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路结构体的整体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电路结构体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的VI-VI截面放大图。
图7是将图1中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组装后的状态下的横截面,并且是选取了制冷剂流通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来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737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