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能电运行的机动车的底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66440.0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4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M·梅德尔;J·丹内贝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2D25/02;B62D25/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石延景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运行 机动车 底部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能电运行的机动车的底部组件,所述底部组件包括在用于驱动机动车的储能装置(3)的上侧延伸的具有至少一个底部元件(9、10)的车辆底部(2),相应的侧门槛(18)在外侧连接到该车辆底部上。为了确保车辆底部(2)下方的储能装置(3)在发生碰撞、尤其是侧面碰撞的情况下特别有利地受到保护以免过度损伤,在侧门槛(18)的区域中形成底部组件的第一外部变形区(DI),储能装置(3)在形成第二内部变形区(DII)的情况下沿车辆横向方向与该第一外部变形区间隔开设置,并且第一外部变形区(DI)能够比第二内部变形区(DII)在更低的载荷水平下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能电运行的机动车的底部组件。
背景技术
从EP2468609A2已知这样的底部组件,其中,在用于驱动机动车的储能装置的上侧设置有车辆底部,该车辆底部包括至少一个底部元件并且在外侧通过相应的侧门槛限定。
众所周知,在具有设置在车辆底部下方的储能装置的机动车的底部组件中特别重要的是,在发生碰撞时、尤其是在侧面碰撞时,储能装置至少基本上保持完好。但如果例如储能装置的相应电池模块基于空间条件或其它要求而纵向设置并且因此在储能装置内或其存储器壳体内不能设置横梁,则这变得尤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底部组件,在该底部组件中,在发生碰撞、尤其是侧面碰撞的情况下,储能装置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受到保护。
根据本发明,所述任务通过具有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底部组件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扩展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底部组件包括在储能装置上侧延伸且具有至少一个底部元件的车辆底部,相应的侧门槛在外侧连接到该车辆底部上。为了在此实现车辆底部下方的储能装置在发生碰撞、尤其是侧面碰撞的情况下特别有利地受到保护以免过度损伤,根据本发明规定,在侧门槛的区域中形成底部组件的第一变形区,储能装置在形成第二内部变形区的情况下沿车辆横向方向与该第一变形区间隔开设置,其中,第一外部变形区能够比第二内部变形区在更低的载荷水平下变形。因此根据本发明规定,在储能装置的外侧提供底部组件的外部变形区和内部变形区,第一外部变形区能够比第二内部变形区在更低的载荷水平下变形。因此,在两个变形区中实现一种顺序,使得首先第一外部变形区在吸收碰撞能量的情况下并且在支撑在第二内部变形区上的情况下变形,在此之后第二内部变形区——该第二内部变形区与第一外部变形区相比能够在更高的载荷水平下变形并且因此首先为第一外部变形区提供支撑——在吸收碰撞能量的情况下并且在支撑在稳定的内部区上的情况下变形。
由此,在严重的事故情况下,第二内部变形区也在吸收碰撞能量的情况下发生变形,然后第二内部变形区在内侧支撑在底部组件的内部区上,该内部区设置在储能装置的区域中。由此,以最佳的方式实现相应的变形区内的载荷水平的分级,从而设置在这两个变形区内侧的储能装置即使在严重的侧面碰撞情况下也以最佳的方式得到保护并且不会过度变形。
在此情况下已表明有利的是,第二内部变形区能比底部组件的处于储能装置区域中的内部区在更低的载荷水平下变形。在储能装置区域中,底部组件优选以安全乘客舱的方式被加固,使得在该区域中不会出现明显的或例如危及储能装置密封性的变形。更确切地说,优选所有能量在两个变形区内构建或者说耗散,从而设置在底部组件的储能装置区域中的牢固的内部区保护储能装置并且保持基本上不变形。
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实施方式规定,在车辆底部的底部元件的上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底部横梁,该底部横梁在第二内部变形区的区域中能够比在储能装置上方的区域中在更低的载荷水平下变形。因此,底部组件在储能装置(其形成底部组件的内部区)的区域中的刚度可通过这种底部横梁特别有利地得到加固和提高。
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实施方式规定,在相应的侧门槛的门槛空腔中设置有相应的能量吸收元件。因此,优选相应的侧门槛形成第一外部变形区,该第一外部变形区优选设有相应的能量吸收元件,以便能够在侧面碰撞的第一阶段中接收或吸收相应大量的碰撞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6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各向异性层、光学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 下一篇:栅极驱动用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