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和锂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64118.4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5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菊池政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C01G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正极 活性 物质 | ||
1.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包括锂钴型复合氧化物颗粒,所述颗粒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附着有含有Ti的化合物和含有Mg的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含有Ti的化合物是含有Ti的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含有Ti的化合物的附着量按Ti原子计相对于所述锂钴型复合氧化物颗粒中的Co为0.01~5.00摩尔%。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含有Mg的化合物是选自硫酸镁、氧化镁和钛镁复合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含有Mg的化合物是硫酸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含有Mg的化合物的附着量按Mg原子计相对于所述锂钴型复合氧化物颗粒中的Co为0.01~5.00摩尔%。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锂钴型复合氧化物颗粒除Li、Co和O以外,含有1种或2种以上的M元素,M是Mg、Al、Ti、Zr、Cu、Fe、Sr、Ca、V、Mo、Bi、Nb、Si、Zn、Ga、Ge、Sn、Ba、W、Na、K、Ni或M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M元素是选自Ti、Mg和Ca中的1种或2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锂钴型复合氧化物颗粒含有氧化钴(Co3O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关于所述氧化钴Co3O4的含量,当使用CuKα射线作为线源对锂钴型复合氧化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时,Co3O4引起的位于2θ=36.8°区域的衍射峰的强度(A)相对于LiCoO2引起的位于2θ=37.4°区域的衍射峰的强度(B)的比率((A/B)×100)大于0.6%且小于等于5.0%。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对锂钴型复合氧化物颗粒、含有Mg的无机化合物和含有Ti的无机化合物进行干式混合,从而得到所述锂钴型复合氧化物颗粒、所述含有Mg的无机化合物和所述含有Ti的无机化合物的混合材料;然后在400~1000℃对所述混合材料进行热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对锂钴型复合氧化物颗粒、含有Mg的无机化合物和含有Ti的无机化合物进行干式混合,从而得到所述锂钴型复合氧化物颗粒、所述含有Mg的无机化合物和所述含有Ti的无机化合物的混合材料;然后在750~1000℃对所述混合材料进行热处理。
13.一种制造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锂钴型复合氧化物颗粒、含有Mg的无机化合物和含有Ti的无机化合物进行干式混合,从而得到所述锂钴型复合氧化物颗粒、所述含有Mg的无机化合物和所述含有Ti的无机化合物的混合材料;然后在400~1000℃对所述混合材料进行热处理,从而得到所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14.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41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鞋类物品的缓冲元件
- 下一篇:用于导丝放置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