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针穿刺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58521.6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2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史蒂文·T·卡尔森;尼拉杰·P·劳尼亚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士顿科学医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04 | 分类号: | A61B1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穿刺 系统 方法 | ||
提供了一种针调节装置。该针调节装置包括止挡部件和致动器。止挡部件被构造为建立针的最大穿刺深度。致动器固定地联接到针,并可向近侧和远侧移动到一个或更多个位置,以将针深度的穿刺深度调节到最大穿刺深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8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890,367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医疗系统、装置和相关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控制针穿刺的医疗系统和/或装置。
背景技术
比如经尿道装置的医疗装置可以将针穿过轴部署以治疗患者体内的组织。例如,经尿道装置可以向前列腺组织输送蒸汽以使组织变性。针可以经尿道插入前列腺组织。一些此类医疗装置具有可由螺线管装置控制的针,该螺线管装置在完全展开构型或完全缩回构型下操作。螺线管产生磁场,该磁场根据螺线管所施加的磁场极性(电流方向)来回驱动磁体。磁体可行进,直到在展开期间碰到远侧端部处的止挡件,或者在完全缩回期间碰到螺线管的近侧端部处的止挡件。在这些装置中,螺线管(以及由螺线管驱动的针)不能被保持在完全展开和完全缩回之间的距离处。这些装置没有用于可变针穿刺控制的机构,其中,针穿刺深度可位于完全缩回构型的最小针穿刺深度和完全展开构型的最大针穿刺深度之间。
发明内容
根据一种示例,提供了一种针调节系统。该针调节系统包括被构造为建立针的最大穿刺深度的止挡部件,以及致动器,该致动器固定地联接到该针并能够向近侧和远侧移动到一个或更多个位置,以将针的穿刺深度调节到最大穿刺深度。
在一个示例中,该致动器移动到止挡部件以建立最大穿刺深度。在另一示例中,驱动部件至少向近侧或向远侧移动该致动器。该驱动部件可被构造为将止挡部件和致动器一起向近侧或向远侧移动。该驱动部件可手动调节。该驱动部件可以是被构造为向远侧移动致动器的弹簧。在一个示例中,该驱动部件为被构造为移动致动器的马达装置。该致动器可进一步包括从手柄组件延伸的突起,以移动致动器。当致动器在近侧方向上移动时,针可沿针缩回方向移动,当致动器在远侧方向上移动时,针可沿针部署方向移动。致动器可通过弹簧、螺线管、气动或液压致动机构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来移动。针调节系统可进一步包括马达装置,该马达装置被构造为接合致动器的相应配合部件,以向近侧和远侧移动致动器。致动器可包括被构造为将针定位在缩回位置的闩锁部件。当闩锁机构脱离接合时,驱动部件可向远侧驱动致动器和针。该驱动部件被构造为当闩锁部件未与配合部件接合时,向近侧和远侧移动致动器部件和驱动部件两者。针调节系统可进一步包括触发器,该触发器被构造为当操作者使触发器接合时解锁闩锁机构,使得驱动部件将致动器移动到止挡部件。
另一方面,一种针插入装置包括:手柄,其位于装置的近侧端部处;针展开触发器,其位于手柄附近;轴,其联接到该手柄的远侧端部;针,其从装置的近侧端部延伸到装置的远侧端部;致动器,其固定地联接到该针并且可向近侧和远侧移动到一个或更多个位置,以调节针的穿刺深度;以及硬止挡部件,其定位成为该针提供最大穿刺深度。
当致动器在硬止挡部件的近侧接触硬止挡部件时,该硬止挡部件可为针提供最大穿刺深度。致动器可进一步包括从手柄延伸的突起,以手动地向近侧和远侧移动致动器。致动器可被构造为向近侧和向远侧移动,以将针移动到不同的穿刺深度,直至最大穿刺深度。针调节装置可进一步包括驱动部件,以将致动器向近侧或远侧中的至少一个移动。驱动部件可手动调节。
在又一方面,针驱动部件包括设置在近侧和远侧的针;致动器,该致动器固定地联接到针,并且可向近侧和远侧移动到一个或更多个位置,以调节针的穿刺深度,并且包括被构造为接合相应的配合部件的闩锁部件;以及驱动部件,其附接到该致动器并被构造为驱动致动器向近侧和远侧移动。
当闩锁机构从配合部件脱离接合时,驱动部件可向远侧驱动致动器和针。驱动部件可以是弹簧。该驱动部件可手动调节,并且可进一步包括突起,以手动向近侧和远侧移动致动器和硬止挡部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士顿科学医学有限公司,未经波士顿科学医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58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附水试样中的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活性炭
- 下一篇:双向和全双工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