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38640.5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4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佐桥耕平;藤田俊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5/00 | 分类号: | B60C5/00;B60C11/00;B60C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在该轮胎中,在由两个外侧主槽(21、22)划分的外侧陆部(28)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外侧共鸣器(25),在由两个内侧主槽(23、24)划分的内侧陆部(29)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内侧共鸣器(26),外侧共鸣器包括:第1纵槽(31),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该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各自的内容积比第1纵槽的内容积小,而且该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从第1纵槽的轮胎周向的两端部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开口于两个外侧主槽,内侧共鸣器包括:第2纵槽(36),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第3支槽(37)和第4支槽(38),该第3支槽(37)和第4支槽(38)各自的内容积比第2纵槽的内容积小,而且该第3支槽(37)和第4支槽(38)从第2纵槽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开口于两个内侧主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
本申请基于2019年6月11日在日本提出了申请的特愿2019-108443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轮胎,该轮胎在胎面接地面部形成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多个主槽和配设于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主槽相互之间的共鸣器。在该轮胎中,在行驶时将在主槽和路面之间流动的一部分空气导入到共鸣器,从而能够抑制气柱共鸣的发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5-1718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对于所述以往的轮胎,例如在SUV等车高比较高的车辆的情况下,在转弯行驶时,在前轮的轮胎中的、位于转弯外侧的轮胎的胎面接地面部中的特别是位于比轮胎赤道部靠车辆外侧的位置的外侧接地面部作用有较大的接地压力,存在难以确保转弯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的可能性。
本发明即是鉴于前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转弯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的轮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轮胎在位于轮胎径向的外端部的胎面部具有朝向所述轮胎径向的外侧的胎面接地面部,在所述胎面接地面部中的、相对于轮胎赤道部而言位于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车辆外侧的外侧接地面部形成有两个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外侧主槽,在所述胎面接地面部中的、相对于轮胎赤道部而言位于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车辆内侧的内侧接地面部形成有两个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内侧主槽,由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外侧主槽和所述内侧主槽划分的中央陆部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在由两个所述外侧主槽划分的外侧陆部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外侧共鸣器,在由两个所述内侧主槽划分的内侧陆部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内侧共鸣器,所述外侧共鸣器包括:第1纵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第1支槽和第2支槽,该第1支槽和第2支槽各自的内容积比所述第1纵槽的内容积小,而且该第1支槽和第2支槽从所述第1纵槽的轮胎周向的两端部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开口于两个所述外侧主槽,所述内侧共鸣器包括:第2纵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第3支槽和第4支槽,该第3支槽和第4支槽各自的内容积比所述第2纵槽的内容积小,而且该第3支槽和第4支槽从所述第2纵槽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开口于两个所述内侧主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转弯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的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轮胎的胎面接地面部和胎肩加强部的展开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轮胎的III-III线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8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