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动齿轮机构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26330.1 | 申请日: | 2020-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8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长田知也;犬饲佳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爱信 |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55/08;F16H55/22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向勇;宋晓宝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齿轮 机构 及其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的差动齿轮机构被设计为,在冠状齿轮的齿轮齿以及小齿轮的小齿轮齿中的任一方的齿面上,当以小齿轮的轴心为中心每隔规定角度规定齿轮齿与小齿轮齿的多条接触线,并且将多条接触线以及小齿轮的小齿轮齿底面的中心线以小齿轮的轴心为中心投影到包含一对冠状齿轮的轴心的平面上时,投影到该平面上的小齿轮齿底面的中心线包括通过投影到所述平面上的多条接触线中的、分别使啮合率为1.0以上的两条接触线之间的范围的倾斜线。由此,既能够实现差动齿轮机构的紧凑化,又能够提高各小齿轮的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一对冠状齿轮以及与一对冠状齿轮啮合的多个小齿轮的差动齿轮机构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差动齿轮机构,已知一种连续地反复进行平面齿轮(冠状齿轮)与小齿轮的一个齿间的啮合、以及相邻的两个齿的啮合的平面齿轮传递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平面齿轮传递装置中,平面齿轮的齿面的外端侧具有将外端基准点与在齿面的齿顶中从比外端部更靠内侧的位置到齿顶基准点之间的任意点用线连接的连续形状。另外,外端基准点是齿面的外端部与一个齿间的啮合结束位置即啮合接触线的交点,齿顶基准点是齿面的齿顶与啮合前进线的交点。由此,在相邻的两个齿的啮合期间,在旋转方向上在先的一个齿的啮合接触线长度逐渐减少,能缓和从相邻的两个齿的啮合结束向一个齿的啮合开始过渡时的啮合接触线长度的骤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359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那样的包括一对冠状齿轮的差动齿轮机构中,通过使小齿轮小径化,能够减小一对冠状齿轮的轴心方向上的尺寸(轴长),从而使机构整体紧凑化。但是,若小齿轮被小径化,则尤其在传递高转矩时在冠状齿轮的外周侧作用于小齿轮的小齿轮齿的齿根的应力变大,有可能导致该小齿轮的耐久性降低。与此相对地,在冠状齿轮的各齿轮齿的齿顶面包括以随着该冠状齿轮的轴心侧向外周侧而接近齿底的方式倾斜的部分的情况下,能够使位于小齿轮的相邻的小齿轮齿之间的各小齿轮齿底面以随着从冠状齿轮的轴心侧向外周侧而接近小齿轮齿顶的方式倾斜。由此,即使小齿轮被小径化,在冠状齿轮的外周侧,各小齿轮齿底面(齿底圆)与该小齿轮(小齿轮轴孔)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厚度)也会增加。然而,即使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小齿轮齿底面的内侧的部分的厚度增加,根据小齿轮齿底面的形状(倾斜的程度等),也有可能导致随着与冠状齿轮的齿轮齿的啮合而作用于小齿轮齿的齿根的应力反而变大。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既能够实现包括一对冠状齿轮以及与该一对冠状齿轮啮合的多个小齿轮的差动齿轮机构的紧凑化,又能够提高各小齿轮的耐久性。
本发明的差动齿轮机构,包括一对冠状齿轮以及与一对所述冠状齿轮啮合的多个小齿轮,其中,所述冠状齿轮的各齿轮齿的齿顶面包括以随着从一对所述冠状齿轮的轴心侧向外周侧而接近齿底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位于所述小齿轮的相邻的小齿轮齿之间的各小齿轮齿底面包括以随着从一对所述冠状齿轮的所述轴心侧向所述外周侧而接近小齿轮齿顶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当在所述冠状齿轮的所述齿轮齿以及所述小齿轮的所述小齿轮齿中的任一方的齿面上,以所述小齿轮的轴心为中心每隔规定角度规定所述齿轮齿与所述小齿轮齿的多条接触线,并且将多条所述接触线以及所述齿轮齿的所述齿顶面的中心线以所述小齿轮的所述轴心为中心投影到包含一对所述冠状齿轮的所述轴心的平面上时,投影到所述平面上的所述齿顶面的所述中心线包括通过投影到所述平面上的多条所述接触线中的分别使啮合率为1.0以上的两条所述接触线之间的范围的倾斜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爱信,未经株式会社爱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6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