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25660.9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6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柘植信二;冈田修幸;川真知;及川雄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铁不锈钢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B23K20/04;C21D8/02;C22C38/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省略固溶化热处理从而有效利用成为母材的钢板的特性(韧性、强度)并且兼具良好的耐蚀性的复合钢板及其制造。能够采用下述复合钢板来解决上述课题。所述复合钢板是将双相不锈钢作为层合材料来与钢板复合而成的,所述双相不锈钢含有C:0.030%以下、Si:0.05~1.0%、Mn:0.10~3.00%、P:0.05%以下、S:0.005%以下、Cr:22.00~27.00%、Ni:4.00~7.00%、Mo:0.50~2.50%、W:0~1.50%、N:0.10~0.25%、氧:0.001~0.006%,且满足式1、式2、式5,余量为Fe和杂质。式1:εmax=0.0035-Tσ*2.63*10-6;式2:Tσ=4Cr+25Ni+71(Mo+W)-11.4(Mo-1.3)*(Mo-1.3)+5Si-6Mn-30N+569(℃);式5:PREW=Cr+3.3(Mo+0.5W)+16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以具有Mo含量为 0.5~2.5%的化学组成的双相不锈钢为层合材料的复合钢板。
背景技术
双相不锈钢大量地含有Cr、Mo、Ni、N,容易析出金属间化合物、氮化物,因此进行1000℃以上的固溶化热处理,使析出物固溶,作为热轧钢材而制造出。因此,关于以双相不锈钢为层合材料的复合钢板,提出了: 将钻研了化学组成以使得在制造时即使进行1000℃以上的高温热处理也能够确保机械特性的碳钢作为母材(专利文献1)。另外,也提出了下述技术:通过控制热轧条件,从而省略热处理来制造双相不锈钢复合钢板(专利文献2)。而且,也提出了下述技术:在热轧中进行再加热来抑制层合材料中的析出(专利文献3)。
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节约Ni、Mo等的合金元素节减型双相不锈钢的复合钢板(专利文献4)。而且,针对钢中的CaS成为点蚀的起点从而损害钢的耐蚀性的问题,也提出了一种使用了下述双相不锈钢的复合钢板,所述双相不锈钢是控制Ca和Al的添加量从而谋求CaS对耐蚀性的无害化的钢(专利文献5)。在合金元素节减型双相不锈钢中,主要产生影响的析出物为铬氮化物。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924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4-226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平6-3699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18056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8-028146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ISIJ Vol.58(2018),p1181-1183
发明内容
复合钢板是通过使作为层合材料使用的不锈钢具有耐蚀性、使母材具有强度、韧性和焊接性从而能够得到复合的特性的钢材。复合钢板被用于将作为层合材料的不锈钢与母材结构性地接合的部位,通常被使用于板厚度厚、尤其是要求强度、韧性的用途中。可列举例如海水淡化设备、运输船的罐类等。在这些用途中,以往主要使用奥氏体系不锈钢,但是最近应用廉价的双相不锈钢的事例也增加起来。
于是,强烈需要使层合材料为双相不锈钢的复合钢板。在应用复合钢板的情况下,母材担负强度、韧性的功能,层合材料担负耐蚀性。尤其是在微咸水(咸淡水)域中的水坝、水闸的钢制构件中也有搁门器(止门器)、轨道这样的滑动构件,有时要求滑动性和耐蚀性这两者。
但是,本发明人发现:对于以具有Mo含量为0.5~2.5%的化学组成的双相不锈钢为层合材料的复合钢板的耐蚀性,以σ相(西格马相)为代表的金属间化合物析出物主要产生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铁不锈钢株式会社,未经日铁不锈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56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含硅材料的递送体系
- 下一篇:电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