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80025660.9 | 申请日: | 2020-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6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柘植信二;冈田修幸;川真知;及川雄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铁不锈钢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B23K20/04;C21D8/02;C22C38/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复合钢板,是在成为母材的钢板的一面或两面复合了层合材料的复合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合材料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
C:0.030%以下、
Si:0.05~1.00%、
Mn:0.10~3.00%、
P:0.050%以下、
S:0.0050%以下、
Cr:22.0~27.0%、
Ni:4.00~7.00%、
Mo:1.00~2.50%、
W:0~1.50%、
N:0.100~0.250%、
氧:0.001~0.006%、
Co:0~1.00%、
Cu:0~3.00%、
V:0~1.00%、
Nb:0~0.200%、
Ta:0~0.200%、
Ti:0~0.030%、
Zr:0~0.050%、
Hf:0~0.100%、
B:0~0.0050%、
Al:0~0.050%、
Ca:0~0.0050%、
Mg:0~0.0050%、
REM:0~0.100%、
Sn:0~0.100%,
余量为Fe和杂质,
由式5求得的PREW为24以上且35以下,
由式2求得的σ相析出温度Tσ为800℃以上且950℃以下,
层合材料的表面硬度为固溶化热处理状态的表面硬度的1.3倍以下的值,其铁素体相的微观应变εα为由式1求得的εmax以下,
εmax=0.0035-Tσ*2.63*10-6 式1
Tσ=4Cr+25Ni+71(Mo+W)-11.4(Mo-1.3)*(Mo-1.3)+5Si-6Mn-30N+569 式2
PREW=Cr+3.3(Mo+0.5W)+16N 式5
其中,式1、式2、式5中的各元素符号表示所述层合材料中的该元素的以质量%计的含量,在不含有的情况下代入0,Tσ的单位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钢板,
在所述层合材料的化学组成中,以质量%计含有
Co:0.03~1.00%、
Cu:0.30~3.00%、
V:0.03~1.00%、
Nb:0.010~0.200%、
Ta:0.010~0.200%、
Ti:0.003~0.030%、
Zr:0.005~0.050%、
Hf:0.010~0.100%、
B:0.0005~0.0050%、
Al:0.003~0.050%、
Ca:0.0005~0.0050%、
Mg:0.0005~0.0050%、
REM:0.010~0.100%、
Sn:0.010~0.100%
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一种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是将2个在成为母材的钢板的一面贴合权利要求1或2中所记载的层合材料而成的板坯以层合材料配置于内侧的方式重叠从而作为一体的板坯来实施热轧的基于三明治式组装的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成为满足式3的终轧温度TF的方式实施热轧,其后,将从TF到600℃的平均冷却速度设为0.6℃/秒以上来进行冷却,
TF≥Tσ-50 式3
Tσ=4Cr+25Ni+71(Mo+W)-11.4(Mo-1.3)*(Mo-1.3)+5Si-6Mn-30N+569式2
其中,式2中的各元素符号表示所述层合材料中的该元素的以质量%计的含量,在不含有的情况下代入0,TF和Tσ的单位均是℃。
4.一种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是对在成为母材的钢板的一面贴合权利要求1或2中所记载的层合材料而成的板坯实施热轧的基于开放三明治式组装的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成为满足式4的终轧温度TF的方式实施热轧,其后,将从TF到600℃的平均冷却速度设为0.6℃/秒以上来进行冷却,
TF≥Tσ+30 式4
Tσ=4Cr+25Ni+71(Mo+W)-11.4(Mo-1.3)*(Mo-1.3)+5Si-6Mn-30N+569 式2
其中,式2中的各元素符号表示所述层合材料中的该元素的以质量%计的含量,在不含有的情况下代入0,TF和Tσ的单位均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铁不锈钢株式会社,未经日铁不锈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56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含硅材料的递送体系
- 下一篇:电动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