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乘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19989.4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7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堀内哲;岸裕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35/00 | 分类号: | B62J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车辆 | ||
1.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
燃料箱(44),其被车架(12)支承且具有供油口(44a);
车身罩(13),其至少局部覆盖所述燃料箱(44),在与所述供油口(44a)对置的位置区划开口(47);
盖(48),其开闭所述开口(47);
燃料帽(55),其与所述盖(48)分体地设置,堵塞所述供油口(44a),
所述鞍乘型车辆(11)的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帽(55)在打开所述供油口(44a)的开启位置、及堵塞所述供油口(44a)的关闭位置之间绕轴线(56)摆动,
在所述燃料帽(55)及所述盖(48)上连结使所述燃料帽(55)的摆动和所述盖(48)的开闭动作连动的连杆部件(66),
所述盖(48)绕与所述轴线(56)不同的旋转轴线(62)进行摆动,所述轴线(56)及所述旋转轴线(62)相对于所述供油口(44a)配置于相同侧,
还具备铰链臂(63),所述铰链臂(63)与所述盖(48)分体且支承所述盖(48),绕旋转轴线(62)旋转自如地设置,
将所述连杆部件(66)和所述燃料帽(55)连结的第一连杆轴(67)与将所述连杆部件(66)和所述铰链臂(63)连结的第二连杆轴(69)位于夹着所述供油口(44a)与所述轴线(56)及所述旋转轴线(62)相反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线(56)及所述旋转轴线(62)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具备盖基座(57),所述盖基座(57)装配于所述燃料箱(44)且位于所述供油口(44a)的外周,在所述盖基座(57)上支承所述燃料帽(55)及所述盖(4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杆轴(67)绕以第一距离(DS1)离开所述轴线(56)且与所述轴线(56)平行的第一连结轴线(64)旋转自如地连结所述连杆部件(66)的一端;
所述第二连杆轴(69)绕以比第一距离(DS1)大的第二距离(DS2)离开所述旋转轴线(62)且与所述旋转轴线(62)平行的第二连结轴线(65)旋转自如地连结所述连杆部件(66)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罩(13)具备后壳罩(43),所述后壳罩(43)在乘员座(23)的后方配置所述开口(47),且具有与所述盖(48)的外缘齐平面地连续的外表面,与所述燃料帽(55)以及所述铰链臂(63)连结的支承体(57b)相对于所述供油口(44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前方。
6.根据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锁定机构(101),其在所述关闭位置限制所述燃料帽(55),或在关闭所述开口(47)的位置限制所述盖(4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弹性部件(89),所述弹性部件(89)发挥向开启方向驱动所述燃料帽(55)及所述盖(48)的任一方的弹性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101)具备限制体(111),所述限制体(111)形成于绕所述轴线(56)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燃料帽(55)的部件并限制所述燃料帽(55)的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99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