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层积体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14310.2 | 申请日: | 2020-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4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酒井丈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特琅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B32B7/023;B32B27/00;B32B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褚瑶杨;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层积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提供一种能够进行任意的轴设定的光学层积体及其制造方法。上述光学层积体(100)是由双折射诱发材料构成的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30)、和由聚合性液晶材料构成的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40)相邻层积的光学层积体,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30)由慢轴彼此不同的表面层(32)和内部层(31)构成,上述表面层(32)和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40)相接,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内部层(31)的慢轴方向和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40)的慢轴方向交叉。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9年2月22日提交的日本特愿2019-030471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将其整体作为本申请一部分而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进行任意的轴设定的光学层积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所代表的薄型显示器件中,为了提高显示品质,使用各种相位差板。例如,在有机EL显示装置等OLED中,为了抑制反射,使用宽频带圆偏振片。
作为用于这样的宽频带圆偏振片的相位差膜,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8401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相位差膜,其是由双折射诱发材料构成的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和由聚合性液晶构成的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不经由粘着层而直接层积而成的。另外,作为其制造方法,还记载了一种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在支撑基材上涂布双折射诱发材料,形成双折射诱发材料层的工序;向上述双折射诱发材料层上照射第一偏振光的第一光照射工序;向照射有上述第一偏振光的上述双折射诱发材料层上涂布聚合性液晶,形成在上述双折射诱发材料层上层积有聚合性液晶材料层的层积体的工序;和向上述层积体照射第二偏振光的第二光照射工序;上述第一偏振光的偏振光轴方向和上述第二偏振光的偏振光轴方向不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840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中,在为了使双折射诱发材料层取向而照射第二偏振光的第二光照射工序中,隔着取向后的聚合性液晶材料层而照射第二偏振光,第二偏振光在透过取向后的聚合性液晶材料层时,其偏振状态被转换,因此难以向双折射诱发材料层照射所期望的偏振光。因此,难以在双折射诱发材料层和聚合性液晶材料层中设定所期望的慢轴的关系。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各光学各向异性层中设定为任意的慢轴的光学层积体和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向双折射诱发材料层照射第一偏振光而形成取向了的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之后,对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的表面进行取向处理,以使该表面成为与其内部层不同的取向,在该表面应用聚合性液晶材料而形成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由此(i)由双折射诱发材料构成的内部层的光取向中,能够对内部层赋予所期望的取向而其它层不受影响,并且(ii)能够独立于内部层来调整发挥作为取向膜的作用的表面层的取向,因此能够考虑与内部层的取向性的关系而对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赋予所期望的取向。此外发现,关于所得到的光学层积体,能够任意地设定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慢轴和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慢轴,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可以由以下的方式构成。
[方式1]
一种光学层积体,其是由双折射诱发材料构成的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和由聚合性液晶材料构成的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相邻层积的光学层积体,
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由慢轴彼此不同的表面层和内部层构成,上述表面层和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特琅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林特琅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4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