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二次电池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80005908.5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5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军;沈睿;何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4/58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肖善强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制备 方法 含有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二次电池的装置。具体地,本申请的二次电池中,负极膜层包括第一负极膜层和第二负极膜层,所述第一负极膜层设置在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包括第一负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二负极膜层设置在第一负极膜层上且包括第二负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包括天然石墨,且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满足:6mΩ·cm≤A≤12mΩ·cm;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包括人造石墨,且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满足:13mΩ·cm≤B≤20mΩ·cm;其中,A为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在8Mpa压强下测试的粉末电阻率,B为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在8Mpa压强下测试的粉末电阻率。该二次电池可以在较高能量密度的前提下,兼顾较好的动力学性能和较长的循环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含有该二次电池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因具有重量轻、无污染、无记忆效应等突出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和电动车辆中。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二次电池提出了更高的使用要求。如何使二次电池在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前提下,同时兼顾其它电化学性能,仍然是二次电池领域的关键挑战所在。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兼顾多种性能的二次电池,从而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及含有它的装置,旨在使二次电池在具有较高能量密度的前提下,同时兼顾较好的动力学性能和较长的循环寿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负极膜层,所述负极膜层包括第一负极膜层和第二负极膜层,所述第一负极膜层设置在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包括第一负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二负极膜层设置在第一负极膜层上且包括第二负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包括天然石墨,且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满足:6mΩ·cm≤A≤12mΩ·cm;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包括人造石墨,且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满足:13mΩ·cm≤B≤20mΩ·cm;其中,A为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在8Mpa压强下测试的粉末电阻率,B为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在8Mpa压强下测试的粉末电阻率。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如下步骤制备所述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1)在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包括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的第一负极膜层,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包括天然石墨,且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满足:6mΩ·cm≤A≤12mΩ·cm;
2)在所述第一负极膜层上形成包括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的第二负极膜层,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包括人造石墨,且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满足:13mΩ·cm≤B≤20mΩ·cm;
其中,
A为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在8Mpa压强下测试的粉末电阻率,
B为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在8Mpa压强下测试的粉末电阻率。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装置,其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二次电池或按照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方法制造的二次电池。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至少包括如下所述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二次电池中,负极极片包括第一负极膜层和第二负极膜层,且各负极膜层中选择特定的负极活性材料,通过上下层的合理设计,使得本申请的二次电池在具有较高能量密度的前提下,同时兼顾良好的动力学性能和较长的循环寿命。本申请的装置包括所述的二次电池,因而至少具有与所述二次电池相同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二次电池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二次电池中负极极片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5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