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二次电池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80005908.5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5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军;沈睿;何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4/58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肖善强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制备 方法 含有 装置 | ||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负极膜层,所述负极膜层包括第一负极膜层和第二负极膜层,所述第一负极膜层设置在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包括第一负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二负极膜层设置在第一负极膜层上且包括第二负极活性材料;
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包括天然石墨,所述天然石墨在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中的质量占比≥50%,且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满足:6 mΩ•cm≤A≤12 mΩ•cm;
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包括人造石墨,所述人造石墨在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中的质量占比≥80%,且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满足:13 mΩ•cm≤B≤20 mΩ•cm;
其中,
A为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在8Mpa压强下测试的粉末电阻率,
B为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在8Mpa压强下测试的粉末电阻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8 mΩ•cm≤A≤11 mΩ•cm;和/或,14 mΩ•cm≤B≤18 mΩ•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1.4≤B/A≤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1.4≤B/A≤3。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1.5≤B/A≤2.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1.5≤B/A≤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天然石墨在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中的质量占比为80%~100%;和/或,
所述人造石墨在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中的质量占比为90%~100%。
8. 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的粒径分布( Dv90 - Dv10 ) / Dv50小于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的粒径分布 ( Dv90 - Dv10 ) /Dv50。
9. 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的粒径分布为1.0 ≤( Dv90 - Dv10 ) / Dv50 ≤ 1.5;和/或,
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的粒径分布为1.0 ≤( Dv90 - Dv10 ) / Dv50 ≤ 2。
10. 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的粒径分布为1.0 ≤( Dv90 - Dv10 ) / Dv50 ≤ 1.3;和/或,
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的粒径分布为1.2 ≤( Dv90 - Dv10 ) / Dv50 ≤ 1.7。
11.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的体积平均粒径DV50大于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的体积平均粒径DV50。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的体积平均粒径DV50为15 μm ~ 19 μm;和/或,
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的体积平均粒径DV50为14 μm ~ 18 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的体积平均粒径DV50为16 μm ~ 18 μm;和/或,
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的体积平均粒径DV50为15 μm ~ 17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59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