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气泡生成用流道管材、应用该管材的集成流道单元及纳米气泡产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2640.X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2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泳豪;刘太根;刘峨榄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泳豪 |
主分类号: | B01F23/231 | 分类号: | B01F23/231;B01F25/314;B01F25/433;B01F23/232;B01F25/40 |
代理公司: | 保定市燕赵恒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3121 | 代理人: | 周献济 |
地址: | 韩国首尔市永***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气泡 生成 用流道 管材 应用 集成 单元 产生器 | ||
1.一种纳米气泡生成用流道管材,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主体,为可折弯的单一管体,具有一流道以及一个以上的分隔壁;
所述一个以上的分隔壁设置在所述流道内壁以分隔流道空间并沿流体的流动方向一体式连续形成,以增大与所述流体接触的表面面积及摩擦面积;
所述主体,可自由折弯及卷绕,由硅胶、橡胶或软性树脂材料中的一种具有良好软性的材料,通过压出成型的方式制成,并设置所述分隔壁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连续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气泡生成用流道管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体具有一个以上的凸出部或细微凹凸件中的一种,系设置在包含所述一个以上的分隔壁的所述流道内壁并沿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与主体一体式连续形成,以增大与所述流体的摩擦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气泡生成用流道管材,其中所述流道管材的两端中,至少在一端以上的一部分区间,设置不具有所述分隔壁的管连接部,以插接一连接管。
4.一种纳米气泡生成用流道管材,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主体,为可折弯的单一管体,具有一流道以及一个以上的空间分隔部;
所述一个以上的空间分隔部设置在流道内壁以分隔流道空间并沿流体的流动方向一体式连续形成,以增大与所述流体接触的表面面积及摩擦面积;
所述空间分隔部,其顶端处于流道空间中,整体流道空间形成贯通状态;
所述主体,可自由折弯及卷绕,由硅胶、橡胶或软性树脂材料中的一种软性良好的材料,通过压出成型的方式形成,并设置所述空间分隔部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连续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气泡生成用流道管材,其中所述主体具有一个以上的凸出部或细微凹凸件中的一种,系设置在包含所述一个以上的空间分隔部的所述流道内壁并沿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与主体一体式连续形成,以扩大与所述流体的摩擦面积。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纳米气泡生成用流道管材,其中所述流道管材采用管状结构的主体,所述流道管材还包含有一防膨胀件,设置于所述管状结构主体,以防止所述管状结构主体的外径膨胀变形。
7.一种集成流道单元,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纳米气泡生成用流道管材,连续回绕形成。
8.一种纳米气泡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纳米气泡生成用流道管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泳豪,未经刘泳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26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