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动独轮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9520.5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75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鸿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鸿贵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K2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减震 结构 电动 独轮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动独轮车,包括减震器、轮架、支撑杆、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当车体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驶时,车轮处于震动状态,并将该震动状态传导给轮架,由于支撑杆是滑动地设置在轮架上,那么此时支撑杆与轮架之间会产生相对滑动,那么支撑杆带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产生交叉转动,由于伸缩杆与第一连杆的远离支撑杆的一端枢转连接,缸筒与第二连杆的远离轮架的一端枢转连接,伸缩杆被压缩入缸筒内,同时由于弹簧设置在伸缩杆和缸筒之间,那么弹簧由初始状态产生弹性形变,吸收冲击震动,从而减小本电动车的震动幅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动独轮车。
背景技术
电动独轮车是一种电力驱动、具有自我平衡能力的交通工具,在交通拥堵的城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电动独轮车逐步取代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作为短途交通工具优先选择。但现有的电动独轮车存在着减震效果差的缺点,当现有电动独轮车行驶在不平路面时,车体会因不具备减震功能而产生颠簸,降低了使用者的体验感,同时颠簸也会对电动独轮车的结构产生震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动独轮车,其包括:站立踏板、减震器、轮架、支撑杆、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其中,支撑杆滑动地设置在轮架上,轮架设有车轮安装部;第一连杆枢转连接在支撑杆上,第二连杆枢转连接在轮架上,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交叉枢转连接;减震器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杆的远离支撑杆的一端枢转连接,减震器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远离轮架的一端枢转连接;站立踏板设置在支撑杆上。
这样,在生产时,将车轮安装到轮架的车轮安装部上,将电动独轮车的车体安装在本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动独轮车的支撑杆上;行驶时使用者站立在本电动独轮车的站立踏板上,当车体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驶时,车轮处于震动状态,并将该震动状态传导给轮架,由于支撑杆是滑动地设置在轮架上,那么此时支撑杆与轮架之间会产生相对滑动,那么支撑杆带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产生交叉转动,由于减震器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杆的远离支撑杆的一端枢转连接,减震器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远离轮架的一端枢转连接,那么减震器由初始状态产生弹性形变,吸收冲击震动,从而减小本电动车的震动幅度,并产生恢复初始状态的蓄力,当电动独轮车离开不平整的路面后,该蓄力驱动支撑杆和轮架恢复到原状态,起到了减震的效果;同时由于减震器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杆的远离支撑杆的一端枢转连接,减震器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远离轮架的一端枢转连接,当处于减震状态时,支撑杆带动第一连杆朝远离车轮的方向转动,避免了第一连杆触碰到车轮,增加了产品的安全性能;此外,由于减震器没有设置在轮架和支撑杆中任一部件上,进而将减震器以及用于设置安装减震器的部件转移到轮架和支撑杆之间的空间区域之外,缩小了轮架/支撑杆结构尺寸,进而缩小了轮架和支撑杆之间的结构占用空间,可以为本电动独轮车上其它部件或功能提供使用/扩展空间,进而使得本电动独轮车整体结构更加简洁紧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轮架上设有贯通套筒,支撑杆套设在贯通套筒内;第一连杆枢转连接设置在支撑杆的一端上,站立踏板设置在支撑杆的另一端上。
这样,通过设置便于使用者站立的站立踏板,为使用者提供了站立空间;此外还通过在轮架上设有两端相互贯通套筒,将支撑杆套设在贯通套筒内,第一连杆和站立踏板分别设置在支撑杆的两端上,使得第一连杆远离站立踏板设置,避免了在减震缓冲时第一连杆转动刮蹭到使用者的腿部,提高了本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动独轮车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轮架、支撑杆、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共同组成减震支撑机构;包括两套减震支撑机构,两套减震支撑机构相对设置,在两套减震支撑机构之间设置有车轮安装空间。
这样,通过将两套减震支撑机构相对设置,组装时可将车轮安装在两套减震支撑机构之间的车轮安装空间,这样使得本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动独轮车的重心与车轮在重力方向上重合,使得安装有本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动独轮车的车体行驶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鸿贵,未经林鸿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95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护理用络理通敲击康复器
- 下一篇:一种方便检修的垃圾分类回收设备